與此同時,臨時接到通知的數百家香港地區以及世界各地電視、報紙、網絡等媒體駐香港的記者也從港島各地向會展中心聚集。
大家都敏銳地察覺到,好像有什么大事要發生。
只不過,因為只是接到港府的緊急通知,連具體要發布什么事情都不知道,大部分人,還是沒有朝香港金融市場方面聯想。
會展中心的一個演講廳內。
距離兩點鐘還有5分鐘時間,日本《讀賣新聞》的記者小村隆正帶著自己的助手兼攝影師安藤菜希踩著點趕到,看著足夠容納上千人的大廳內已經做了超過三分之一,連忙加快腳步沖過去。
可惜前幾排根本就沒了位置。
示意安藤菜希去前面演講臺下守著拍照,小村隆正又左右找尋一番,看到相識一位日本NHK電視臺的記者岡田澤身影,便來到了對方正后方坐下,輕輕拍了拍前方的中年前輩:“喂,岡田先生。”
岡田澤本來正在和美國CNN的一位記者聊天,聞言扭頭,看到是小村隆正,露出一個笑臉招呼了一句:“你好,隆正。哦,你身邊那位,很漂亮的安藤小姐呢?”
小村隆正附和著露出一個微笑,朝前面示意了下:“菜希去前面了,岡田先生,你知道是什么事情嗎?”
岡田澤搖頭:“完全沒有眉目啊。”
說著又介紹了一下身邊CNN的記者埃迪·福格勒,相互招呼幾句,福格勒也是一頭霧水。
既然大家都不知曉,這個話題也沒有繼續,小村隆正又問道:“岡田先生,聽說您也在做衍生品投資,賺了不少吧?”
岡田澤聽小村提起這個,一張已經帶了不少皺紋的臉就再次裂開更多褶子,笑著道:“不多,不多,只是補貼一下家用。小澤,有空的話,晚上一起喝酒,對了,喊上安藤小姐,你是男人啊,應該主動些。”
小村隆正只看岡田澤的表情,就知道對方的相關投資不可能只是補貼家用那種程度。
確實也不可能。
不同于股票,衍生品領域是有資金門檻的,而國際性的衍生品投資,普通人更是玩不了。
小村隆正難免有些羨慕。他今年31歲,一直努力工作,好不容易搶到了這個外派香港的職位,前途也算不錯。不過,可惜的是,日本經濟最好的歲月已經過去,因此這些年根本談不上什么儲蓄。
再說這位岡田先生,今年五十出頭,雖說依舊做著一份記者的工作,但因為在七八十年代日本經濟最好的歲月里做準了一些投資,身家可謂豐厚,再加上運氣一直不錯,哪怕經歷了九十年代以來的日本經濟下行,依舊是圈子里著名的有錢人。
大家聊著,兩點鐘到來,一位主持人走上臺,廳內很快安靜下來。
“諸位,諸位,”主持人用的是粵語,好在這對于在坐眾人都不是問題:“突然邀請大家前來,真是抱歉,不過,我相信接下來的新聞,肯定不會讓你們失望。”
演講大廳的后臺。
陳晴并不打算公開露面,她也喜歡和自家老板一樣,做幕后黑手。
看著北京和香港兩邊的中國方面諸位代表、杰瑞德·巴克利、夏洛特·布列尼塔、量子基金的德魯肯·米勒等人魚貫而出,陳晴笑著對身邊的冉月道:“冉姐,打電話問一下現在的恒生指數是多少,很值得紀念的時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