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未來還沒有到來,韓國的娛樂產業,無論是電影、電視還是音樂,三星這樣的財閥巨頭們根本就不在意,也就去年韓國146天的電影配額制度實行后,察覺到其中存在穩賺不賠的買賣,一些巨頭才成立了自己的影視制作部門。
因此,這次的‘三星娛樂’、‘SK娛樂’和‘現代娛樂’三巨頭,其實都只是維斯特洛體系掛靠財閥的一張外殼。
畢竟是在韓國,財閥的名頭確實好用。
因為對娛樂產業并不算看中,三家也很樂意讓維斯特洛體系借殼一下,算是示好。
而關于維斯特洛體系這邊計劃推動的‘文化立國’項目,乃至西蒙對韓國娛樂產業未來的判斷,陳晴一清二楚,卻絕對不可能對財閥們交底。
總之,這在將來會是一筆很可觀的大生意,但在此時的財閥眼里,都只是小打小鬧,或許可能還認為是導演出身的西蒙一項個人偏好。
終究是靠娛樂起家的。
西蒙·維斯特洛既然感興趣,那就拿去好了。
這一點從三家的股權分布上就可以看出。
掛靠在三巨頭旗下的娛樂公司,相關財閥家族,持股都只有30%,剩余的70%,全部在維斯特洛體系控制的資本手中。因此,哪怕目前幾乎不存在變數的談判到最后還可能沒有達成,到時候也是掌握絕對控股權的維斯特洛體系這邊把財閥踢出去,而不會是相反。
至于將來,韓國娛樂產業崛起,三家發現自己的份額太少,產生上當受騙之類的感覺?
將來的事情,誰說得準呢?
說不定三家財閥自己都換了東家。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按照西蒙讓財閥頂在前面的出頭鳥策略,雖說持有70%的股份,但這邊的股權非常分散,因此表面上依舊是持股30%的財閥占大頭。
就像三星娛樂。
三星李家持有三星娛樂的主體是三星生命,這是三星體系中的一家保險公司,被李氏家族絕對控股,持有三星娛樂30%股權。
剩余飛70%。
總部在紐約的阿波羅管理公司,持股20%。
總部在香港由陳晴控制的一家名叫晴天資本的投資基金,持股20%。
總部在墨爾本的名為維州國際集團的公司,持股15%。
總部在瑞士伯爾尼由夏洛特·布列尼塔控制以瑞士一個小城圖恩作為名字的圖恩基金,持股15%。
所有這四家公司,除了阿波羅管理公司稍稍明顯外,其他三家,不仔細深究,都很難追溯到維斯特洛體系身上,這就是西蒙要的效果。而另外的現代娛樂和SK娛樂,同樣也都使用其他殼公司進行持股,不會出現韓國一大堆娛樂公司全都是同一批股東的烏龍現象。
當然,對于某些人而言,依舊一目了然。
問題是,西蒙這么做,并不是為了應對少數的某些人,而是韓國的大多數普通公眾,給他們一種錯覺,既然三星這些公司的持股依舊占大頭,名字也是三星娛樂之類,那么,這些娛樂公司,肯定就是控制在財閥手中了。
以此類推,接下來諸如整個三星集團、SK集團等等,整體依舊會給韓國人一種這些企業被本土財閥家族控制在手中的感覺。
最終引導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