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小宅實際上卻是最近一個月內憑空而起的。
團隊專門從附近村落收集的老舊物料,各種被時光浸染的磚瓦柱石,還從桂林市區邀請了一位對地方建筑頗有研究的專家幫忙設計,至于建造過程,對于中國而言,一個月蓋一棟三十層大樓都不是問題,更何況這樣一棟小院子。
而且并沒有花多少錢。
10畝的小農莊,因為是鄉下非常偏僻的地塊,連糧食都種不了,再加上稍微與打過交道的陽朔縣政府溝通一番,特意開具了一個文化交流試點項目的文件,三年的租賃費用,只是象征性給了1000塊錢。
院落建造有些貴,因為趕工,再加上內部的各種裝修布置,前后花掉了三萬多。
九七年依舊是萬元戶被津津樂道的年代,農村地區幾千塊就能蓋一棟二層小樓,三萬塊還是非常值錢的。
雖說自家老板提醒過一定要低成本運營,但出于對這份方案本能地自信,陳晴還是給一共五個團隊每個團隊批了5萬人民幣的預算。
陽朔的這處試點,拍攝場地建造算是花費最多的一個,對比一下,比如還有另外一個選在浙江北部臨近江蘇一處名叫烏鎮的小地方,那邊團隊直接租賃了小鎮上的老屋,算上裝修之類,都只花了不到三千塊錢。
無論如何,都只有5萬塊。
這也是錦書這邊對各個小團隊的放權,你們想怎么做就行,預算之內,拿出作品。然后,錢花完,還沒有效果,小團隊就原地解散。
關易男帶著陳晴各處瀏覽了一番,又介紹這邊的六人團隊。
核心是精挑細選的一個本地女孩,名叫荊小穗,17歲,一米六五左右的個頭,瓜子臉,明眸皓齒,纖細的身材中透著幾分窈窕柔美,因為女孩是桂林一家舞蹈學校出身。
其他幾處的女孩都是類似。
畢竟不可能真的選農家女孩。
就像浙江的烏鎮那邊,負責出鏡的女孩名叫謝青苔,北影的高材生,還是蔣安琪的同班同學。
恰好也是因為蔣安琪的關系與關易男偶然認識,謝青苔下半年與錦書經紀公司簽約,本來是想要朝演員方向發展,意外注意到這次機會,便毛遂自薦,想要試試,為此還拉了幾位同樣出自北影導演、攝影等專業的同學,可謂五個小團隊中陣容最強的一支。
不過依舊只有5萬預算。
這個年代的大學生還是很值錢的,終究特殊一些,錦書還是給了一些額外保障,小團隊只要認真完成自己的項目,哪怕失敗,將來依舊可以進入錦書工作,算是一條后路。
陽朔那邊。
荊小穗之外,另外五人也都是今年剛剛走出大學校門的相關專業年輕人,雖說比不上北影,只是各省一些普通院校影視藝術專業相關的大學生,但也經過這邊的面試,非常出色。
六個青年男女圍在宅院一側作為工作室的廂房原木長桌旁,關易男在對面介紹一番,六個青年又花了幾分鐘時間向陳晴講解了那邊正在籌劃的幾個拍攝方案,最后關易男接過話頭,對陳晴道:“陳總,你覺得怎么樣?”
陳晴滿意地點了點頭,至少從剛剛看過聽過的,她沒什么不滿的地方,接下來就看成果。
這是最后一支成型的團隊,預計本周末陳晴回國,就能看到樣片。
自家老板雖然說自媒體是隨便拍隨時發,但既然當一個項目來做,沒有看到出色的作品,陳晴可不會真得去隨便上傳。
開局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