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的三個‘打造烏篷船’、‘篆刻印章’和‘制作早餐燒賣’之后,因為評論中對謝青苔前后的幾套旗袍反響很熱烈,團隊昨天正式敲定第四個主題,手工制作一套旗袍。
不過,一群男女上午剛剛抵達鎮上一家作為拍攝場地的裁縫鋪,就有人找了過來。
帶人來的鎮長介紹說是烏鎮上級桐鄉市的政府辦主任,姓梁,全名叫梁至宇,梁主任很熱情地自我介紹說是土生土長的烏鎮人,對一群年輕人制作視頻宣傳家鄉文化頗為贊賞,同時還帶了市電視臺的記者過來,要給小團隊做一下采訪。
多聊幾句,謝青苔幾人才知道,雖然他們的視頻只發布了兩天,但最近國內國外很多人都在通過各種渠道探詢這件事,想要投資的,想要旅游的,想要采訪的,五花八門。
總之都是好事情。
團隊進駐烏鎮這邊,桐鄉市政府其實也被人打過招呼,希望照顧一下。
這邊最初不是太在意,團隊也沒有麻煩市政府幫什么忙的意思,基本沒什么交集。直到一堆人打聽這件事,大家才知道這個小團隊在美國一個視頻網站上發布的關于烏鎮的作品非常受歡迎,幾十萬人觀看。
這可是為國爭光啊。
特別還有海外友人聯系過來,想要旅游之類,如果能夠因此賺到外匯,甚至拉來外資,那就更不得了。
頓時重視起來。
今天市政府專門派了政府辦主人梁至宇過來接觸,為了示好,還直接把電視臺拉了過來。
謝青苔并沒有被這突如其來的追捧沖昏頭腦,本來都不想接受采訪,畢竟沒有和錦書那邊溝通,冒然出現在媒體上,很難說結果時好時壞,這件事提前就被交代過。
不過,梁主任實在太熱情,最后考慮到只是桐鄉這樣一個縣級市的小電視,畢竟還要在這邊制作視頻,到底沒有拒絕。
只是打定主意事后盡快通知一下京城那邊。
錄制采訪花費了半個小時,結束之后,電視臺的人離開,那位梁主任卻沒有走,倒也沒辦打擾他們,而是一直在旁耐心觀看團隊進行錄制,直到中午,才說起希望能請大家吃飯,還說是鎮上一家他從小就吃的老字號羊肉湯館,已經讓人定了位置。
明白對方有事情要聊,稍微考慮,謝青苔也答應下來。
大家一起來到西柵一家小飯館,落座之后又是一番寒暄,梁主任才詳細問起團隊制作視頻的初衷,以及有哪些不便,需要幫助之類。
當得知謝青苔原來也是烏鎮下屬一個小村走出的女孩,因此才選擇在家鄉制作視頻時,梁主任更是熱情,一番探詢,竟然還有些七拐八彎的親戚關系,頓時就把自己上升到‘梁哥’的位置,當場認了個妹子。
同樣因為這層關系,謝青苔也不免多說了一些,勸梁主任打消在烏鎮發展旅游的念頭,畢竟以烏鎮當下的破敗狀態,來了只會失望。
謝青苔其實還有些擔憂。
團隊發布在YouTube上的視頻拍得很美,這沒錯,但,那些完美的鏡頭場景都是團隊精挑細選并精心布置之后的效果,而當下現實中的烏鎮可一點都不美,用破敗這兩個字形容非常貼切。
上午市電視臺采訪的過程中,謝青苔就因此產生了轉移陣地的念頭。
選擇烏鎮也是因為熟悉,做起事情來也方便。
就像他們租住的那個小院,就是親戚幫忙介紹而來,還有拍攝視頻中的內容,涉及到的工匠、場地、器材等等,也都是親朋好友幫忙介紹。
不過,現在項目已經初見成效,再考慮到一旦現實被戳破可能產生的尷尬結果,最好還是不要把團隊與這個小鎮捆綁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