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
跨元旦的一個票房周,上映第三周的《泰坦尼克號》正式取代《閃電俠2》,成為全美乃至全球影視圈的關注熱議對象。
還是因為這部電影堪稱奇跡的票房走勢。
1997年12月26日到1998年1月1日的這一票房周,次周頂著《閃電俠2》強大票房壓力依舊實現4%票房逆跌的《泰坦尼克號》,隨著口碑和人氣的進一步發酵,再次逆跌高達11%,在自己的第三個票房周,成功將原本萬眾矚目的《閃電俠2》掀翻在地,單周進賬從首周的6235萬美元到次周的6394萬美元,再到第三周直接逆襲到7092萬美元。
三周時間,無論是丹妮莉絲官方還是業界媒體此前普遍預測本土1.5億美元左右票房的這部超高預算重磅炸彈,累計票房迅速達到1億9621萬美元。
破兩億在即。
相比起來,上映第二周的《閃電俠2》,首周不僅遺憾沒能破億,次周被《泰坦尼克號》奪取風頭之后,跌幅也達到41%,單周進賬僅為5761萬美元,上映兩周時間,累積票房1億5549萬美元。
雙周1.5億美元,對于其他大部分電影而言都是成功,然而,對于《閃電俠2》,卻是不盡人意。
由于12月26日到1月1日的這個票房周還處在熱門的節日周期內,在此之前,華納兄弟預計《閃電俠2》的次周票房跌幅很可能只有30%左右,哪怕按照首周9788萬美元計算,次周進賬也應該在7000萬左右。
總的來說,面對《泰坦尼克號》這個異數,上映兩周的《閃電俠2》,至少已經被壓制吞噬了2000萬美元的票房。
這還是相當保守的估計。
如果沒有《泰坦尼克號》,幾乎是《閃電俠2》一家獨大的圣誕檔,又占據兩周最熱門檔期,這部DC電影宇宙超級重磅雙周突破兩億票房都不是沒有可能。
現在,以《閃電俠2》兩周1.5億的進賬,還要面臨人氣絲毫不減的《泰坦尼克號》后續沖擊,別說華納官方心底最初希望復制去年《神奇女俠2》本土沖擊一下4億票房的暗地期待,哪怕是業界普遍認為輕而易舉的3億票房門檻,可能都無法跨過。
這樣的票房,虧損當然不至于,甚至確定可以大賺一筆。但,對于野心勃勃的華納而言,確實一盆兜頭涼水。
特別是《泰坦尼克號》還出自丹妮莉絲娛樂。
華納兄弟乃至時代華納母公司通用電氣對于《閃電俠2》的另外一份期待,就是通過這個項目的成功,多多少少收回一些DC電影宇宙的主動權。
而《泰坦尼克號》的成功,簡直就是一記無聲的嘲諷。
丹妮莉絲不靠DC電影宇宙,不靠《侏羅紀公園》系列,甚至不靠皮克斯的3D動畫,只是隨便制作一部重磅炸彈,都能把你壓得死死的。
當然,好萊塢其他幾大制片廠可不會因此嘲笑華納。
華納兄弟好歹在《泰坦尼克號》碾壓下還保持了自己的存在感,其他幾家呢?
只是去年12月12日開啟的圣誕檔,無論是米高梅的《格斗之王2》、索尼的《盡善盡美》還是夢工廠出品派拉蒙發行的《捕鼠記》,票房數據都因為兩部超級重磅炸彈的碾壓而顯得不盡人意。
畢竟市場只有那么多,同一時期觀看電影的人數也只有那么多。
再往前,12月5日上映本來計劃作為高門影業1998年頒獎季沖獎重點的《莎翁情史》,處境也頗為尷尬。
首周點映之后,緊接著的三個大規模上映票房周,由于風頭被《泰坦尼克號》和《閃電俠2》占盡,《莎翁情史》幾乎沒有什么存在感,四周時間的累計票房只有1709萬美元。
對于一部頒獎季文藝片而言,這份成績并不算失敗,因為影片的制作成本也只有2500萬美元。
問題就在于這個項目的定位。
沖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