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慶祝獨力日假期時,遙遠的非洲,以7月5日剛果金境內親盧旺達的圖西族數千名士兵嘩變作為開端,又一次的大規模非洲混戰爆發,算是7月份國際上的第一個大事件。
這件事要從兩年前說起。
1996年夏天,盧旺達聯合烏干達等幾個國家以追捕盧旺達大屠殺戰犯為由攻入剛果金,與剛果金叛軍一起,在1997年5月攻入剛果金首都,推翻了統治剛果金32年的總統蒙博托,并扶植叛軍首領卡比拉上臺。
隨后1年時間,自認為已經平穩了國內政局,卡比拉開始卸磨殺驢,要求盧旺達聯軍撤出剛果金。
盧旺達聯軍當然不甘心,因此才有了這次沖突。
九四年那次西蒙冒了很大的不確定性風險干涉盧旺達大屠殺,根本上還是為了展示自身實力,這一次,他只會冷眼旁觀。因為這次混戰,說到底,還是一次各方勢力對非洲的大洗牌,重新劃分資源。
維斯特洛體系能做的,就是從中爭取自己的一份好處。
這是各方面形成的默契。
相反,如果再不自量力地大手筆插入其中,那就是與整個非洲以及幕后的西方社會為敵,西蒙不會干這種蠢事。
至于這次被稱為‘第二次非洲世界大戰’的大混戰將造成數百萬人傷亡,就不是很多人關心的了,就像具體的死亡人數甚至沒有確切的統計,有說五六百萬,有說800萬,還有說上千萬的,誰知道呢。
就說當下,相比非洲發生的戰爭,哪怕出訪去了中國,西方各大主流媒體依舊在緊盯克林頓越演越烈的拉鏈門丑聞。
或者娛樂方面,《拯救大兵瑞恩》中真實而殘酷的戰爭場面所帶來的視覺震撼,以及八個救一個所造成的道義沖突,引發的討論都遠超非洲爆發的戰爭。
這就是現實。
強者吸引所有眼球,弱者幾乎沒有存在感。
西蒙個人對非洲那邊的動態也只是秘密召開了一次維家私軍的部署會議,然后就放在腦后。
曾經的《拯救大兵瑞恩》以2.16億美元本土票房奪得1998年度的北美票房年冠,這份成績不說與《泰坦尼克號》相比,哪怕前一年第二名的《黑衣人》和第三名的《侏羅紀公園:失落的世界》都比不了。
只能說原本時間線上的1998年屬于一個電影小年。
這一次當然不一樣。
只是當下領跑的《侏羅紀公園3》本土就已經突破了3億,并且穩步向4億目標進發。
無論如何,《拯救大兵瑞恩》的成績也不差。
熱門的獨力日假期開畫,首周七天,這部口碑和熱度都極高的戰爭片就斬獲了5346萬美元票房,輕松奪取單周票房冠軍位置。
這次的問題就在于,《拯救大兵瑞恩》是否還能取得北美突破兩億美元的好成績。
關鍵其實還在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