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她還真不知道。
只記得歷史書上老百姓簞食壺漿迎闖王了,就像童話故事的結局,沒想到結局之后還有這么精彩的后續。
看來自己還要多讀書呀。
西蒙正要揭開謎底,注意到一直守在旁邊安靜傾聽的庾小敏欲言又止的模樣,笑問道:“你知道?”
庾小敏點頭:“好像,是7000萬兩。”
西蒙還沒說話,陳晴已經意外:“這么多啊?”
西蒙道:“再對比一下你就覺得更多了,崇禎時期,明朝一年的財政收入也只有三四百萬兩的水準,7000萬兩,相當于崇禎時期二十年的財政收入,如果崇禎有這筆錢,不僅能夠輕松安撫明末北方旱災導致的流民,還能將遼東防線打造得固若金湯,不給清軍任何入關的機會,可惜,他并沒有。”
陳晴若有所思。
“看到了吧,既得利益者寧愿亡國滅種,也不肯拔一毛而利天下的。而我剛剛說的另外一個典型例子,就是兩次世界大戰,從根本上,兩次世界大戰的起因,依舊是參戰各國想要重新調整分配體系,這里不是單個哪一個國家的分配體系,而是全球分配體系,只可惜,結局有點可笑。”
陳晴這次立刻明白過來,接道:“最后全部便宜了美國,創造了一個占世界GDP將近一半的超級大國。”
“所以說,分配體系的問題根本就是個死結,很難解開。”
陳晴卻有不同意見:“現在歐美各國做的不是挺好嗎?”
“西方各國目前正處在‘誕生、成長、強盛、衰落、滅亡’這一自然周期的最強盛階段,因此你會覺得很好,但,我剛剛說過,損有余而補不足的根本趨勢并不會改變,就像美國,你應該注意到,克林頓政府解除了非常多針對行業壟斷的限制,這必然導致寡頭的出現,結果就是不遠的將來,極少數人掌握越來越多的財富。”
陳晴道:“那歐洲呢,比如北歐幾個國家,通過高稅率,幾乎實現平均分配了呀?”
“如果我沒記錯,北歐五國的人口沒有一個超過千萬的,以全球60億人計算,不具備代表性。或者歐洲的德法兩大強國也正在走向這種高稅率均分配的趨勢,但你要明白一點,這些措施必然導致的一個結果,就是大幅削弱社會生產力。其實,整個西方因為社會福利的不斷提升,生產力都在下降,普通人或許會羨慕這些國家的工作時長越來越短,但,事實就是,生產力下降到一定程度,和分配體系嚴重失衡導致的結果其實是一樣的,都是走向崩潰,因為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天上也不會掉餡餅。”
“可是……”陳晴還忍不住爭辯:“我覺得現在都挺好啊?”
“我剛剛說過,一個是處在最巔峰時期,就像我們之前聊過的那個話題,中國古代王朝強盛時,世界其他各國看中國都是最好的,黃金之國。現在,西方處在自己的最巔峰時期,其他所有國家看西方,也是黃金之國。”
陳晴琢磨了下,微微點頭,然后稍稍壓低聲音:“老板,按照你的說法,中國的未來……嗯,死結?”
“歷史最有趣的地方就在于,必然的趨勢中,又存在著無數個偶然,將來也一樣。”
“老板繞彎子的意思就是不看好嗎?”
“我個人的觀點,中國能否走上自然周期中的‘強盛’一環,關鍵不是解決分配體系的問題,而是我剛剛說的,損不足而奉有余。”
陳晴微微增大眸子:“向外擴張,這個,現代社會不太容易吧?”
西蒙舉起筷子朝對面妮子點了點:“狹隘。”
陳晴吐了下舌頭:“老板仔細解釋一下嗎?”
西蒙再次端起旁邊的酒杯,發現已經空了,朝旁邊示意,庾小敏連忙上前給西蒙倒滿。
再次喝了一口酒,又慢條斯理地吃了一塊魚肉,西蒙才接著道:“兩次世界大戰已經證明向外擴張行不通了,不過,就像現在,西方之所以能夠迅速成長,之所以每次十年左右的經濟周期都能順利度過,關鍵還是損不足而奉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