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團亂麻。
作為一個旁觀者,西蒙更多還是對未來的判斷。
以普里馬科夫的強勢性格和政治野心,注定無法與葉利欽長期相容,待到明年,一旦普里馬科夫將矛頭指向葉利欽,下臺也就是必然。到時候,西蒙覺得,這次歷史應該會偏離,不再出現曾經葉利欽任期內的第六任總理斯捷帕申,而是由西蒙早已安排好的某人上位。
西蒙對此早就提醒過葉利欽,他必須留出一年時間給某人積累聲望。
再然后,歷史應該重新回到曾經的軌道。
波音767橫穿美國及大西洋,經過大約11個小時的飛行,第一站先抵達倫敦。
當地時間是9月22日的下午一點多鐘。
計劃在英國停留一天半,還是滿滿當當的日程。
說起來,對于英國,如果從商業方面考量,不值得西蒙花費太多心思,英國經濟基本進入吃老本階段,不具備什么投資價值,千禧年之后,英國的經濟增長,除了加入歐盟的紅利,更多還是因為自身開放性的移民和稅收政策,吸引了大批東歐或遠東的富豪進行移民定居。
其實就是資產轉移。
因此也就出現了一個很有趣的現象,英國的富豪榜,排行前列的,大部分都不是土生土長的英國人。
當然,經濟之外,政治層面,英國的作用還是很大的。
特別是針對歐洲大陸。
攪屎棍嘛。
至少,保持歐洲各國的分裂,非常符合維斯特洛體系的利益。
連軸轉的一天半時間,沒什么波瀾。
值得一提的趣事,大概就是,西蒙為了日程便利,照例下臺在肯辛頓花園大街的豪宅內。然后,隔壁肯辛頓宮恰好在倫敦的某個女人得知消息,故意避開,直接打飛地跑掉,據說連行李都沒帶,連夜離開了英國。
西蒙很無奈。
自己有那么可怕嗎?
第二天同樣是傍晚時分離開倫敦,飛往赫爾辛基。
因為某個小纏人緣故,這次帶上了尤利婭·舒爾希金娜母女兩個。
芬蘭這邊,主要還是諾基亞的事情。
與諾基亞掌門人約瑪·奧利拉碰面,除了諾基亞的經營狀況,話題主要還是關于晶圓代工布局的事情。
另外,參觀諾基亞新總部的過程中,西蒙還受到啟發產生了一個念頭。
關于曾經諾基亞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