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真的嗎?”小丫鬟嫻熟地學著西方人表現出驚喜表情,待謝伊再次確認,連忙點頭:“那真是太謝謝你了,謝伊先生。”
“不客氣,范小姐這么年輕就在中國取得了那么耀眼的成就,我也很期待你與新線的合作。”
站在旁邊的杰尼·萊森伯格等雙方相互客氣一番,也沒有立刻走開,而是隨口問道:“鮑勃,剛剛那兩位在向你推銷什么點子?”
“類似《周六夜現場》的那種惡搞段子喜劇,名叫《我為瑪麗狂》,”謝伊從小丫鬟身上收回注意力,轉向萊森伯格,道:“那兄弟倆參與過《宋飛正傳》的編劇,功底不錯,如果能走大銀幕的話,我還是挺心動的,問題是,你知道的,我現在只負責DHO和百視達兩個渠道,雖然總部那邊也給了我一些院線名額,但還是要用在重點影片上面,只能遺憾。”
萊森伯格點頭表示贊同,又帶著調侃地笑道:“不過,惡搞一下《猛鬼街》,我覺得真是個不錯的點子。”
“呵,你就別拿我開玩笑了,”謝伊這次倒是沒有皺眉,而是跟著笑道:“我可舍不得,而且,《猛鬼街》和《驚聲尖叫》的情況還不一樣,《驚聲尖叫》已經完結了,《猛鬼街》年初的重啟票房可是很出色的,我們已經在籌備又一部續集了。”
小丫鬟在旁耐心聽著兩位大佬談話,偶爾插一句嘴,倒是跟上了兩人的話題。
大家討論的核心焦點,正是此前12月11日上映的那部《驚聲尖笑》,惡搞當初同屬于丹妮莉絲賣座系列《驚聲尖叫》的一部青少年恐怖喜劇。
當年的《驚聲尖叫》,第一部1988年萬圣節上映,到今年恰好10周年。
丹妮莉絲也正是使用10周年這個噱頭進行主要的前期宣傳,畢竟十年下來,已經算是積累了一定的情懷。
不過,影片上映之前,無論是丹妮莉絲內部,還是業界媒體,對于《驚聲尖笑》都秉持看衰態度,認為這樣一部電影別說達到當年《驚聲尖叫》的成績,哪怕想要企及感恩檔亞當·桑德勒的《茶水男孩》都是奢望。
同樣是大片圍繞的環境,《茶水男孩》11月20日上映,首周2378萬美元之后,根據后續走勢,業界普遍預測那部電影有望沖上本土8000萬大關,這樣只是依靠北美上映就收回了4000萬的制作和宣發總成本并小有盈利。
相當出色的一份成績。
因此,大家在《驚聲尖笑》上映之前,基本都覺得這部好聽點是賣情懷難聽說就是炒冷飯的惡搞喜劇,類似的市場環境,肯定不如《茶水男孩》。
結果出乎所有人預料。
12月11日開畫之后,《驚聲尖笑》簡直一路飄紅,上映七天,頂著同期的另外兩部競爭對手以及余力猶在的感恩檔一眾舊片壓力,首周竟然斬獲了高達5567萬美元的票房,跌碎了一地眼鏡。
哪怕是遠在澳洲的西蒙聽到消息都忍不住確認了一下數據的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