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以這些市場的體量,終究還是不夠。
總而言之,接下來就只能期待長線。
西蒙當初特意讓團隊用最新的1080P級別數碼攝像機進行拍攝,一方面是以盡可能高的畫質保留經典,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長遠的運營考慮。
這樣一部劇,到了爛片橫行的浮躁時代,適當炒作一下,肯定還能繼續賣,特別是熱錢橫流的視頻網站崛起之后。
關鍵是不要一次性賣斷。
西蒙因此特意給了錦書方面一個提醒,不只是這部劇,錦書出品的其他所有,都盡可能追求長線,無論什么平臺,簽約最多簽5年。
錦書影視城。
上午陪著陳晴在這邊到處看了看,重點是逐漸完善起來的桃花塢區域。
進入夏日時節,雖然沒有了春日的十里桃花美景,這邊精心打造的古典江南風景依舊讓人心醉,只是稍稍遺憾,雖說進入梅雨季節,最近蘇州這邊卻是晴天,沒辦法感受一番煙雨江南的意境。
另外,西蒙更滿意的是整個錦書影視城區域的護城河體系。
西蒙當初建議在主要景點周邊挖掘護城河,后來經過精心設計,規模變得更加龐大,完全將大陽山以西的這片區域圈了起來。
碧水繞城,堪稱勝景。
再就是,龐大的環流水系相當于圍墻,游客想要進入,基本都只能在各個入口乖乖買票,而且還杜絕了以往周邊居民很容易就進入影視城區域當公園溜達的局面,更加便于錦書影視城的商業化運營。
午餐之后,下午則是來到大陽山腳下的錦書傳媒蘇州總部。
主要關注兩個項目,即將在下個月開拍的《功夫》和已經在雪區蓄勢待發的《珠穆朗瑪峰》紀錄片團隊。
上午已經看過為《功夫》專門建造的豬籠城寨布景,與記憶中相比,非常還原。
這邊是與斯蒂芬·周等主創討論一些具體的細節,主要還是周在介紹,西蒙傾聽。
說起來,全新版本的《功夫》,很讓西蒙小感慨的一點就是,這次與星爺搭檔的是達叔,而不再是曾經的六師弟,西蒙相信這對黃金組合產生的化學反應肯定比曾經更好。
再說攀登珠峰的紀錄片。
與《功夫》團隊交流后,西蒙看過這邊負責人對《珠穆朗瑪峰》的各方面介紹,還和已經在珠峰腳下5300米海拔大本營的各位主創進行了一番電話會議。
張國師也在那邊。
其他不說,張國師在敬業方面是無可挑剔的,既然受西蒙的囑托擔任了這部紀錄片的制片人,近期著實花了不少時間在這件事上,項目臨近開拍,還親自跑去了西藏,據說提前做了準備,還是受到了高原反應的一番折騰。
另外,參與攀登的團隊,除了攝制組和其他一些專業探險者,以及當初主動提及這次就真的上去了的萬科王總,還有另外一個讓西蒙比較意外的,前些年在珠海蓋大樓導致破產的某個家伙。
拿到了維斯特洛體系的投資之后,史總最近兩年迅速東山再起,并且也悄悄融入了中國的維斯特洛體系相關圈子,和王總關系不錯。
這次大概是受到了慫恿緣故,反正也跟了上去。
坦白說,哪怕珠峰攀登路線經過數十年的探索,相對于曾經來說已經非常成熟,安全性也大幅提高,而這次的團隊也配備了最頂級的各項保障,但,整件事的風險依舊不小,稍不注意,那就沒什么然后了。因此,這次團隊所有人,提前都悄悄留了遺書。
西蒙反正是挺佩服兩人,畢竟到了當下高度,相比普通人,往往更難放下。
至少,西蒙現在是肯定不會去冒這種風險。
不是沒那勇氣,而是,萬一真出了什么事情,牽扯實在太大。
首先就沒有哪家保險公司能給西蒙做一個擔保,而這次登頂,項目團隊只是保險費用開支就高達100萬美元,非常昂貴的一份預算,但,至少也確保了真有什么萬一,后續該怎么處理都有完善章程。
總而言之,登山團隊普遍經過兩到三個月的培訓之后,當下正在等待最合適的氣象時機,隨時待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