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翻車了。
其中《好萊塢報道者》的評論無疑最具代表性,專欄文章批評《絕世天劫》‘嘈雜、愚蠢而重磅,但票房將非常可觀’,《洛杉磯時報》同樣調侃影片‘把所有心思都花在了特效上,最后才想起要講一個故事’。東海岸的《華盛頓郵報》還將矛頭轉向了西蒙,質問‘西蒙·維斯特洛為何會允許這樣一個糟糕的故事被搬上大銀幕?’
總之,差不多一邊倒的批評。
哪怕丹妮莉絲媒體公關團隊盡力運作,《絕世天劫》的綜合媒體評分還是只有4.3分,可以想見,如果沒有幕后的一些緩和,口碑評分只會更低。
差強人意的口碑,這其實在《絕世天劫》內部試映階段,丹妮莉絲高層就基本有所判斷。
西蒙也是一樣。
畢竟都是做電影的老鳥,不可能沒有這點眼光。
只是,差到大家起哄一般爭先批評,依舊有些出人預料。
再次應了那句話,看運氣。
反正,《絕世天劫》這次的運氣明顯不怎么好。
當然了,票房層面,又恰好如同《好萊塢報道者》預測那樣,會‘非常可觀’,畢竟曾經時間線上爆炸貝的各種作品就是一邊被罵一邊拿著高票房。
這次應該差不離。
畢竟《絕世天劫》的賣點,其實也就是特效。
至于故事,過得去就行了。
話又說回來,這個項目最初當然有一個相當流暢的劇本,而不是《洛杉磯時報》所說最后才想起講故事,問題在于,電影的事情,大概就像做菜,哪怕有著最新鮮的食材,最完善的配料,一道菜最終完成之前,誰也不知道是什么樣子。
變數太多。
再就是,連續的一系列成功之后,爆炸貝同學難免開始有些飄,就像曾經那樣,這也是人之常情。
飄的結果,自然就是影片的質量直線下降。
這倒也和曾經一致。
總之,這部拿到在熱門暑期檔也算最好的獨力日檔期的影片,1.3億美元的制作和5000萬美元的宣發,合計1.8億美元,也是三部重磅中的最高開支,結果,或許會成為三部大片中市場表現最讓人失望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