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以丹妮莉絲娛樂當下的體量,沒有這種必要。
當然了,西蒙也不會給出太高的溢價。
孩之寶最近三年的營收一直保持在30億美元左右,年利潤在1.5億到2億美元之間浮動,再參照最近一段時間的股價,西蒙計劃給出的報價上限是50億美元,低于星戰前傳首部曲上映前的54億美元高點,而且將盡可能采取換股收購的交易方式。
對于一家非成長型的傳統企業而言,超過30倍市盈率的報價,其實已經非常可觀。
如果無法成交,西蒙也不會做冤大頭。
那就再等等。
畢竟哪怕家大業大,也不能隨便揮霍。到時候,該用的手段,切斷合作圍堵狙擊之類,也都會用上。
午餐時再次為這件事與艾米短暫討論,西蒙下午趕往影城二層的皮克斯那邊。
皮克斯的又一部3D動畫長片基本完成,計劃依舊定檔年底的感恩節,下午要討論一下最終版本的剪輯修改之類。
這是皮克斯的第六部動畫電影,當初選題過程中,西蒙干涉了一下,最終敲定這家動畫工作室的第六部作品為《賽車總動員》,曾經的《賽車總動員》直到2006年才推出,而且,相比《海底總動員》、《玩具總動員》等項目,《賽車總動員》的票房并不算出彩。
西蒙之所以選擇這部,主要是因為周邊。
原時空中,如果列一個好萊塢電影周邊產品銷售額排行榜,第一名,稍微對此有些概念的人,大概都能一口說出,《星球大戰》系列。
但,第二是誰?
或許有人想到《侏羅紀公園》,或者是皮克斯的《玩具總動員》系列,又或者千禧年之后的漫威電影宇宙系列……其實都不是。
排行第二的是《賽車總動員》。
西蒙曾經看過一個排行數據,當然只是截止某一時段的即時數據,《星球大戰》系列的周邊累計銷售額為300億美元,而第二名,《賽車總動員》系列,相比星戰系列晚誕生了將近30年,銷售額卻能夠達到驚人的100億美元,相當于《星球大戰》系列的三分之一。
再往后,其他公眾耳熟能詳的《侏羅紀公園》系列、《玩具總動員》系列等等,都只是幾十億美元的體量。
因此可見《賽車總動員》的強勢。
既然如此,哪怕票房相對平庸,西蒙還是先于其他比較喜歡的動畫將這個系列做出來。畢竟相較曾經提前了七年,那就等于能夠多賺七年的錢啊。
恰好,計劃拿下孩之寶,除了提前鎖定《變形金剛》系列的版權,同樣也是出于《賽車總動員》即將在年底上映的考慮。
就說100億美元的周邊產品銷售額,對于《賽車總動員》而言,當然主要是玩具,通過授權代理拿分成,對比拿下一家玩具公司直接自產自銷,最終能夠切到的利益份額,絕對是兩個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