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對方正在制作一部低成本武俠,也算是西蒙悄然安排的結果,因為曾經對方起家的也是一部低成本武俠,名叫《刀見笑》,600萬的成本,拿到2000萬票房,雖然預算拮據,卻也拍得非常有想法。
這次是一部這一時空蝴蝶出來的原創武俠小說改編項目,名叫《通天譜》,講述一部每六十年現世一次既是藏寶圖又是武功秘籍的‘通天譜’再次出現,引得形形色色的江湖中人前來爭奪,各種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故事并不算太新穎,西蒙特意讓人送來已經完成的樣片鏡頭看過,質量比曾經對方的《刀見笑》還要好一些。
于是直接敲定了《畫皮》的導演。
最后一個,就是西蒙在圣盧卡斯周末時與任景兮兩人聊過的非革命題材主旋律,名字也按照曾經的順序,第一部是《我和我的祖國》。
這個項目還是計劃與中影合作,主要是考慮到中影的號召力,能夠讓很多演員免費過來搭戲。
嗯。
檔期在明年的國慶,預算相比前三部計劃投入8000萬級別的重磅炸彈,也不會太高,大概兩三千萬人民幣就能搞定。只是具體的節選故事西蒙就沒有多說,他一個‘外人’,說多了會顯得太古怪,因此讓錦書團隊自己去挑選素材。
四個項目之外,討論過程中,西蒙還給了錦書另外一個建議。
中國那邊,接下來,應該專門培養出一批電影演員,簡單說,就是盡可能只出現在大銀幕上的,讓觀眾看到對方,第一個念頭就是這是個演電影的。
其實大致就像好萊塢這邊。
電影、電視、音樂各個圈子,好萊塢雖說也不會有絕對的界限,但各個圈子還是非常明顯。
至于其中原因,從商業角度來看,這其實也涉及到消費心態。
如果觀眾在隨便什么電視劇或綜藝節目里就能看到某個人,對方再出現在大銀幕上,很容易就會讓觀眾產生一種這電影似乎格調不夠的感覺,因此,對于很多人來說,往往看一眼主創名單,大概就沒了買票進場的念頭。
中國那邊,曾經最典型的,就是范爺。
相比其他中國女星,范胖出演的電影數量絕對不少,但哪怕一些評價不錯的,也很難留給觀眾太多影響,公眾記得對方更多的,或許就只有紅毯,或者,《還珠》里的小丫鬟。
為什么呢?
原因就是混的太雜,什么都摻和,以至于在公眾心中反而沒有了一個明確的定位,甚至一些人覺得范胖后來就只靠走紅毯活著了,似乎都沒了影視作品。
事實肯定不是。
當然了,這種四面開花的做法,賺錢也是真多,但,站在一個影視公司老板的角度,為了自家項目的巨額投資不會打水漂,這種藝人,還是少用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