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找到了才奇怪呢。
全部都是大秀的盛況如何,有哪些超級名模更加出彩,有哪些著名嘉賓出席,另外,還提及了這次大秀的主題,以及那六首來自不同語言的背景音樂。
庾小敏倒是意外地找到了一篇評論《那些花兒》的文章,撰稿人顯然是專業的音樂人,將《那些花兒》與當下還在北美持續上映的《珠穆朗瑪峰》的那首《生如夏花》聯系在一起,認為兩首歌寓意雖然不同,但風格有著諸多相近的地方,很可能是同一位詞曲作者的作品。
庾小敏此前沒發現,看完文章,倒是也感覺,好像,還真是。
比如兩首歌里都出現了的古怪吟唱。
于是特意上網查詢了一下,結果發現,兩首歌的主創,兩個名字,而且是庾小敏都沒聽說過的名字,一看就是化名的那種。
打定主意要為自己的紀錄片也弄來這樣一首主題曲,庾小敏把事情記下,打算回國之后,聯系錦書那邊,打探一番。
想起國內,也順便看了下那邊的門戶網站。
同樣的頭版熱門。
關于簡欣,關于陶月蕾,關于姜米,關于沈閨,關于《那些花兒》……
簡直歡騰一片。
網站上還有提及,國內的央視新聞,還用了兩分鐘時間對這場時尚盛宴進行了專門的報道,其中包括對簡欣四女的采訪,另外還有《那些花兒》的片段。
于是又翻翻撿撿,找到了原版的視頻,比較模糊,但整個報道明顯讓人產生一種昂揚的感覺。
另外,這次也終于找到了和她有關的新聞通稿,是一張與蔣安琪坐在一起的照片,配有文章。只不過,側重的是蔣安琪,這讓庾小敏多少有些郁悶,因此關掉了電腦,開始聯系國內。
自己也是有媒體渠道的,總不能讓某人把風頭都賺去。
而且,還要盡快把昨晚想過的照片補拍上,還有昨天與《VOGUE》女主編安娜·溫圖爾的會面計劃,還有與姜米約定的事情,以及其他種種。
于是連早餐都沒吃,匆匆開始了一天的日程。
無論如何,還是要趕緊回去的,畢竟她的工作室還在運作,庾小敏可不打算因為手中的活計忽略了自己已經打下的根本。
這么連軸轉了幾天,突然接到了一個意外的邀請,來自某個大人物。
這是12月2日,一個周三。
庾小敏已經訂好了周六飛回國內的機票,只是,接到邀請之后,什么都甩在了腦后,如果……永遠不回去都無所謂了。
那邊派人來接,精心裝扮了一番的庾小敏乘車離開曼哈頓,一路來到長島北端。
注意著路邊,當黑色的奔馳轎車進入一處臨海莊園,庾小敏知道,這邊是沙點市。
上周維密大秀舉辦前后的飄雪已經停止,剛剛來時路上卻依舊白皚皚一片。不過,進入莊園,又仿佛進入了一個季節有些交錯的異世界小空間,莊園四周是深綠的整齊籬墻,墻端又鋪著雪,莊園內部,雖說不乏有靠近籬墻的高大喬木順應冬時的凋零,但更多還是生機,哪怕是柏油甬道邊的草坪,大概是因為品種緣故,都還在薄雪下透著綠意。
庾小敏當然明白想要維持這一切肯定花費不菲,同時,也意識到,創造這一切的某個男人,內心應該是一個對時光流逝很敏感的人,不喜歡衰敗,不喜歡蒼老。
然后又難免覺得有些古怪。
對方的年齡,哪怕今年,好像也才31歲,通常不應該有這種心態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