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面上是為了招撫流民,暗地里自然是為他個人打算。”
張銘想了想說道:
“過不了多久,咱們在此筑堡戍守的名分就能定下來,至于流民安置,也不會有人來插手。”
孫慎笑道:
“如此正好!誰耐煩旁人來指指點點?”
高敏卻有些不放心的道:
“現在是沒有人,可若是以后開墾出良田,只怕會有很多人惦記。”
張銘點點頭道:
“不錯,現在不管是流民還是開荒,都是塊燙手山芋,但以后有了好處,必然成了那些人眼里的肥肉。”
丁春山悶聲說道:
“來便來,怕他怎地?”
一直忙著扒飯的徐長貴也道:
“嗯嗯,誰也別想來撿便宜!”
這時胡松泉也捧著粗瓷大碗過來,對張銘道:
“學生把賈兄請來了。”
張銘轉頭一看,見胡松泉身后還跟著一人,個頭挺高,國字臉,神態沉穩,見了張銘躬身行禮。
正是張銘要找的賈煒。
“邊吃邊說!”
張銘指著一旁的亂石對他說道。
賈煒便找了塊石頭坐下,端著碗看向張銘。
“我想讓賈兄去縣城開設醫館,不知道賈兄有何意見?”
張銘便也停下筷子,對賈煒問道。
“這?”
賈煒沒想到張銘會突然提出這么個要求,有些不知所措。
開設醫館,懸壺濟世對他而言,自然是極好的。
可是好端端的,張百戶為何會有這個提議呢?
見賈煒愣怔當場,張銘便笑道:
“我知道賈兄出身醫戶,醫術也很不錯,按說如今這里很需要你,但去縣城設館,還有更重要的原因。”
“如今咱們無論是駐守此地的兵,還是開荒的流民,都已經成為一體。”
“但我看縣里對咱們的態度,有些變化,所以我想由賈兄出面開設醫館,再多收幾個年紀合適的徒弟,以便打探消息,免得咱們對縣城里的事一無所知。”
“當然,明面上我也會派人設個——就權且叫沿江堡駐縣辦事站,類似于驛站吧,負責官面上的事務。”
“這樣一來,一明一暗,咱們也就等于在縣丞有了耳目。”
賈煒聽了之后沉思片刻,猶豫道:
“在下學疏才淺,只怕耽誤百戶大人的大事。”
張銘哈哈一笑,道:
“哪里有什么大事?無非是聽到些什么,覺得有用的話便記錄下來,或三日,或五日派徒弟送往辦事站,若是有什么緊急之事,還可以直接送回來。”
“平日里也不用和辦事站來往,至于如何送信,如何接頭,這些我讓胡先生理出來,慢慢學著做便是。”
賈煒點點頭道:
“既然百戶大人已有所謀劃,那在下照做便是。”
張銘笑道:
“那就再好不過,前期所需花費,咱們都包了。你這幾日多走訪走訪,看著有合適的孩子,收做徒弟,一并去縣里。”
賈煒連忙應了,心里也對去縣城開設醫館,有了幾分期待。
一旁的孫慎好奇問道:
“銘哥兒要在縣里設辦事站?用來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