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道那棟二層小樓,自從夢工廠總部搬到麗聲大廈,這里就被改裝成獨立別墅,本來王子凡還計劃把這里當作秘密別苑,不過因創作《最佳拍檔》需要,暫時移交給麥加、黃白鳴、曾至偉、石添等人使用,后來又有徐可、施楠生加入,徐可加入后又推薦好友泰迪羅賓加入,這就湊成了‘新藝城七怪’原型。
不過現在王子凡打算叫他們‘夢工廠七怪’
一間小書房內,每晚深夜十二點便有七個人圍坐在一起,無論男女,幾乎人人煙不離手,時而苦思冥想、時而哄堂大笑。煙霧繚繞中,一個又一個雞飛狗跳的電影橋段,在七張嘴和七雙耳朵的信息交換中逐漸成型,等待被搬上銀幕,隨著「夢工廠」紅底白字的Logo被光柱投射在幕布上,觀眾將迎來九十分鐘的狂歡。
其實自從新浪潮電影運動之后,香港獨立制片公司賴以生存的東南亞電影市場發生了一系列重大的變化,新加坡開始把資金主要投向香港電視連續劇,泰國因世界經濟危機的沖擊和限制進口配額等原因而讓港片舉步維艱,越南市場則由于政治原因而喪失殆盡。因此,香港獨立制片陷入低谷,藝術性和思想性較強而商業性薄弱的電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香港電影步入了更加商業化、市場競爭更趨白熱化的歷史時期。在如此嚴酷的生態環境下,夢工廠‘七怪’采取的最主要的一個選題策略,是密切跟蹤世界影壇的熱門題材,以力保票房贏利。
七怪對世界影壇熱門題材的改編和翻拍,并不是簡單化地將故事發生的空間挪移到香港,再將片中的角色置換為香港人,以《最佳拍檔》為例,該系列沒有停留在對007影片的簡單模仿上,而是從精神內核上對其進行了本土化的改寫,007電影的主角詹姆斯·邦德是被神化了的大英雄,《最佳拍檔》的主角之一卻是相貌滑稽可笑的光頭佬,說著一口土得掉渣的方言,在王子凡預想中,粵語區發行的版本中,說臺.山話,在國語區發行版本中,講SD話。
簡言之,《最佳拍檔》以實用主義、機會主義、功利主義和享樂主義人生哲學解構了007電影的英雄主義、浪漫主義和精英主義,表現出濃郁的香港本土文化特色。
到的時候,七怪已經齊聚,一起圍坐在大廳圓桌旁,你一言我一語,期間煙霧繚繞。
王子凡剛進來就被嗆得連連咳嗽,過去把窗戶打開。
轉身時,發現七怪都愕然看著他。
“你們繼續啊!”王子凡找個位置坐下,卻在提醒自己,以后要經常過來看看,不然人心都讓新藝城拉走了。
麥加第一個反應過來,熄滅煙頭笑道:“我們正討論向你匯報一下工作進展!”
王子凡笑道:“這么巧,說來聽聽!”
黃白鳴賠笑道:“王先生,劇本我們已經搞定了!”
王子凡又點了點頭,心想,怪不得剛才都這么驚訝,原來商量著怎么忽悠他拿錢!目光從眾人身上一一打量過去,不用說,帶頭的人肯定是麥加,這光頭佬一肚子鬼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