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心想,香港要在傳媒這一行創業的人多了去了,王子凡厲害就厲害在他能把一手創建的《蘋果日報》帶起來,當初他創立明報集團,和老婆從早忙到晚,不但賺不到錢,還要往里投錢,結果搞得連車都坐不起,半夜在冷風中乘坐小型渡輪過海!如此堅持幾年才有成效,而《蘋果日報》集團,簡直就是暴發戶,短短幾個月就走完別人幾十年的路。
王子凡笑道:“六叔過譽了,當初辦報紙,就是想省幾個錢!因為每次拍電影都想去打廣告,結果報社都是獅子大開口!”
金庸、卲逸夫齊齊無語,真是得了還便宜還賣乖,這么容易,你再辦一家報社試試!
王子凡親自為兩人倒了杯熱茶,引來金庸連連稱贊。
“你別急著贊他,這小子做人是不錯,但是在生意上一點也不手軟。”卲逸夫露出苦大仇深模樣,看看能否撈一點好處,瞥了眼王子凡,佯裝生氣道:“自從你重開佳藝電視臺,就專門針對我們無線電視臺,好多王牌節目一敗再敗,真是一點面子都不留。”
王子凡臉有點紅,卲逸夫還給他留了幾分薄面,佳視從始至終都沒有停止從無線挖人,現在電視臺骨干有一半是無線,還有一半是麗的,要知道當初黃夕照帶領大半麗的員工跳槽,這才堪堪與無線過來的人持平,可以想象挖人挖得有多狠!
金庸不以為然道:“這才是應該的,如果顧忌這顧忌那,能有什么氣候,出來闖蕩就要有氣魄。”
卲逸夫表情古怪,玩味道:“你別忙著為他辯護,你也是他的競爭對手!”
金庸道:“香港有大大小小上百份報業雜志,真要競爭,那什么也不用做了,光把對手想一遍就要花個把小時!”
王子凡點頭承認:“《電影雙周刊》、《蘋果日報》都是我名下的產業,不過我個人很喜歡《明報》,每一期都看,上面觀點立場都很中肯。”
這個評價說到金庸心坎上,《明報》原則就是立場公正,不偏不倚,對花邊新聞更是視而不見,這些與《蘋果日報》背道而馳,后者成立時間雖然短暫,但是短短一年多時間就成為香港最賣座的報業之一,最近除了報道中英談判進程,還主打娛樂圈緋聞,像是明星緋聞、豪門恩怨這些八卦話題隨手即來,把香港市民看得一愣一愣的。
卲逸夫笑容玩味,這金庸為了表示立場,竟拿他開刷,要不還以顏色,今晚覺都睡不好,對金庸笑道:“你這《明報》也辦了幾十年了,有沒有想過找個接班人?”
“六叔說笑了,《明報》是59年辦的,哪有幾十年那么長。”金庸有些不自在,卲逸夫的意思他清楚的很,不過他不想把《明報》交給王子凡,一方面不了解,另一方面他對投機取巧的《蘋果日報》沒有好感,這份報紙擅長報道一些街頭八卦,而且帶有濃濃的大陸背景,而《明報》刊登的都是專業知識,上層社會認可的報紙,如果把《明報》形容為一位紳士,《蘋果日報》就是個街頭阿飛,兩者身份差距太大,他愿意支持王子凡,但不想丟掉飯碗,而且現在正是中英談判關鍵時期,正是報刊黃金年代,因為《明報》,中英雙方都爭相拉攏他。
話題敏感,王子凡、金庸都有點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