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于剛?他野心還挺大!”何朝瓊語氣酸酸的,突然想到什么,若有所思道:“最近這段時間會德豐兩大股東內斗,包于剛好大股東張氏家族交好,而管理會德豐的是另一大股東馬鐙,如果真要脫手,馬鐙也絕不會將會德豐賣給包于剛,很可能會引發收購大戰……”
不會是未來女強人何朝瓊!王子凡暗贊一句,他只稍稍點撥一下,何朝瓊就能提前看到這些,足以證明她的眼光和潛力,當初包于剛暗地里和談時,他就用各種渠道調查會德豐真實情況。
管理會德豐洋行的是猶太人約翰·馬鐙,但最大股東實際上是華商張宇良。
張氏也是個傳奇家族,張宇良是香港大家族張祝珊家族的實際掌門人、張祝珊的四子,張家靠西藥起家,發達則靠地產。張氏家族的財富已達巨富一級,但知名度甚小,鮮為外人所知。
1962年,張家第二代主要成員興建了聯邦大廈和國際大廈,1970年將這兩幢大廈售給聯邦地產公司,獲得聯邦地產的77%股權。借殼上市后,從1970-1972年,陸續以聯邦地產的股份,以及半山梅道、花園臺等物業,換取會德豐的股份,漸漸成為會德豐洋行的最大股東。
70年代末,張家發生家族財產糾紛,令港人驚奇地發現,原來香港還有一個這么富有的家族,不過,王子凡調查出來的家族財產還只是冰山之一角。
而另一位大股東馬鐙家族和四大船王家族趙船王類似,成在航運,敗亦在航運,從二戰到70年代,船東船商,個個賺得金滿缽滿,馬鐙父子正是借海上余威,建立起龐大的陸地綜合性集團,70年代末開始的世界性航運低潮,最初由油輪開始,馬鐙卻認為不會波及散裝貨輪,仍大肆擴大船隊。
到今年,會德豐船務的船只總載重量139萬噸,負債高達21.8億港元。另外,尚須付出6.8億港元才能完成已訂造的船。
張宇良雖不在會德豐掌權,但作為大股東,經營狀況如何,直接關系到他的利益。據王子凡收買的線人匯報,兩人最近沖突不斷,張宇良這一時期常向約翰提建議,約翰置若罔聞。會德豐船務最困難時,約翰代表該公司,向擁有10億港元現金的置業信托拆借9360萬港元,值得一提的是,這個職業信托也屬會德豐系,。張宇良行使大股東的權利,聲稱這些現金是眾股東參股投資置業的,對約翰的決定進行抵制,兩人非常不快,芥蒂更深。
70年代香港出現信息危機,而部分英商對“九七香港回歸”感到恐懼。馬鐙家族淡出香港,順理成章。
無獨有偶,由于家族內訌,張宇良也有心淡出香港,張宇良已去澳洲打探,在那兒購物業作為將來安居發展之用。
在王子凡記憶里,如果不是約翰·馬鐙率先賣盤,張宇良絕不會這么快出讓會德豐股份。
張宇良的股份在讓售給包于剛之前,包氏就對會德豐唾涎三尺。
……
何朝瓊醒悟道:“你想趁此機會結交包于剛家族?”
“如果我要收購會德豐呢?”王子凡笑著提一句,其實他也沒有做出最后決定,收購會德豐并不難,只要給馬宇良、馬登一些好處就行,但問題是收購會德豐之后,包于剛仇恨值放大,再加上李嘉成鼓惑,到時候真會引發何朝瓊顧慮的那種情況,,有點得不償失。
“阿凡,你想好了嗎?”何朝瓊臉色發白,李嘉成為什么總是針對王子凡,不是因為王子凡手里持有和記20%股權,而是港燈系、長實系競爭太多,李嘉成擔心王子凡通過控制和記黃埔來擊倒他的長實系,這個心結無法化解,如果王子凡收購會德豐,等于和包于剛開戰,不同以前的小打小鬧,包于剛較真起來,比李嘉成可怕好幾倍!
王子凡莞爾道:“看把你嚇的!此次包于剛收購會德豐肯定會引發一場大戰,如果想贏,包于剛非得大出血不可,他的力量也的確能吞下會德豐,但是要在不傷元氣的情況下,就必須求助別人,你認為李嘉成能坐視不管,就算包于剛不向李嘉成借錢,他也無力幫助李嘉成對付我們!”
何朝瓊沉吟道:“包于剛不但幫不了李嘉成,還應該會請求李嘉成不要輕舉妄動!否則只要我們一插手,他收購會德豐的機會就沒有了!”
王子凡暗暗點頭,再調教調教,何朝瓊就可以獨當一面了,滿意笑道:“所以這次收購半島酒店看起來是危機重重,但其實是十拿九穩,董事會上很多股東都對嘉道里家族不滿,甚至公開抨擊他們不思進取,嘉道里不想失去半島酒店,但半島酒店不這么想,或許我們出現的正是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