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寧志恒表現出來的親切態度,邵文光忍不住心頭一熱,他和寧志恒相交微末之時,自己這個少校就是當初寧志恒破獲日諜大案時,專門為他敘功,這才破格提升,可以說寧志恒對他有知遇之恩,只是這一年來,寧志恒幾乎不露面,這才有些生分了,可是他知道以寧志恒級別,很多事情用不著跟他解釋,現在寧志恒主動敘舊,自然讓邵文光感到親近了許多。
邵文光嘿嘿一笑,說道:“處座,您放心,我知道這一次是個好機會,以您的能力,對付日本間諜那還不是小意思!我就跟著您撿些便宜,也足夠我消受的了!”
“還是你會說話,哈哈!”寧志恒點頭笑道,“贛北的泄密案,是這次清剿行動的第一把火,一定要把它燒好,剛剛轉移過來的九名嫌犯,我已經分別審訊了一遍,現在需要你做一件事!”
“請處座指示!”邵文光趕緊立正回答道。
寧志恒從桌上擺放的案宗里,挑選出三份,放在邵文光的面前,開口吩咐道:“曹紹鈞,夏斌,勞景明,這三個人是我今天調查的疑點,我要你對這三個的家庭環境,社會關系,生活習慣等等,做一個更加詳細的調查,總部的調查還不夠細,你要盡快交給我!”
邵文光的眼睛一亮,只是這一個下午的時間,處長就把懷疑目標縮小到了三個人,他趕緊把三份卷宗取在手里,點頭領命道:“是,我這就去詳細調查他們的情況,盡快向您匯報!”
寧志恒選中了這三個人,都是因為他們在最后一個提問上存在疑點。
其他六個人不是因為沒有參加南京保衛戰,就是因為在那個時間段都有明確的證明人,可以證明他們的行蹤,所以都可以暫時排除嫌疑,當然,這也只是暫時,如果泄密案的內奸并不是這一批潛伏人員,一切都要重新開始調查。
而曹紹鈞,夏斌,勞景明,這三個人都參加了南京保衛戰,并且在那個時間段無法證明自己的行蹤。
其中曹紹鈞和勞景明,他們在戰前都是留守南京的軍事委員會的人員,他們描述的情況是,南京潰敗之時,都和自己的大部隊失散了,后來跟在逃難的難民中,輾轉多時,才來到武漢,中間路途上的證明人都是一些無法查證的名字,現在也不知道在不在重慶,一時間也找不到,以現在重慶的管理現狀,估計以后也不可能找到了,也就是說,沒有人能夠證明他們那段時間的行蹤。
夏斌的情況好一些,當時他是駐守敦化的五十一軍少校營長,部隊被打散后突圍,后來負了傷,就躲在湯山的一個老百姓家里養傷,后來南京失陷,他就偽裝成老百姓,直接逃到了武漢歸隊,三個月后來被調入軍事委員會任作戰參謀。
那戶老百姓家的名字,他還記得,不過這需要去湯山調查,那里現在是日本占領區的中心地帶,要想查證起來比較困難,只能動用南京情報站的人員去調查。
這里面曹紹鈞和勞景明的嫌疑最大,因為他們在之前就是軍事委員會的作戰參謀,身份特殊,如果被日本人俘虜,很容易被選為策反目標,打入軍事委員會內部。
而夏斌,在南京保衛戰時期,只是一個普通的少校營長,后來逃到武漢之后,過了三個月才被調入軍事委員會,日本選擇他作為策反目標的可能性不大。
寧志恒這也是粗略地縮小了一下調查范圍,也不能絕對保證其他人就沒有問題,所以一切還要等邵文光,還有其他方面的調查結果,才能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