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寒山緊接著又道:“說起來,我和吳三桂,我們也算是一種人,都是不喜歡將自己的命運交在別人手中的。品嘗了權利的滋味,又有幾個人還愿意放下它呢?”
“只不過,我們選擇的方式不同,這是一個底線的問題。有的人不顧一切,或許他能一時得償所愿,可他終究是敗了,不是敗給了別人,而是從一開始就敗給了自己,”莫寒山轉而道:“要成大事,雖免不了陰謀算計,但終究還是要以堂堂正正之師,氣吞山河。得民心者得天下,這句話可不是說說這么簡單的。”
“得民心者得天下..”低喃自語的陳玉陽,不禁若有所思般的點了點頭。
與此同時,北方,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得意忘形,很快便是開啟了他斷崖式的敗亡之路..
由于吳三桂引清兵入關,闖軍戰敗,劉宗敏受傷,大軍撤退,李自成敗退回北京后,只剩三萬兵馬。
而這個時候,李自成竟然選擇在北京稱帝,這個時候了,還在乎這些表面的虛名,實在是可笑啊!
怒殺吳三桂一家老小之后,李自成這位剛剛稱帝的大順皇帝,就匆匆逃離了北京城,由山西、河南兩路撤退,連和滿清以及吳三桂一戰的勇氣都沒有了,就這么將北京城讓給了滿清韃子。
接下來,李自成渡黃河敗歸西安,不久便棄了西安,經藍田,商州,走武關..可謂是一潰千里,節節敗退,淪為了流寇..
大起大落的經歷,無疑是很讓人難以接受的,不斷地敗逃,加上南明弘光帝朝廷的建立,很多投降了大順的原明朝將領又轉投南明或滿清,讓李自成大受打擊,犯了疑心病了,終于是準備殺死李巖等人..
就在這個時候,一股勢力突然崛起,遍地開花一般,自山東、山西、關中、蜀中、云南、兩廣..以烽火燎原之勢,占據了一座座城池關隘,聚攏起了大批軍民,稱夏軍,向著中原腹地乃至整個北方席卷而去..
莫寒山以整個天下為棋盤,這盤準備了多年的棋局,一步步滲透,早已悄然掌控了整個天下的命脈,一朝崛起便是震撼了世人。這一次,莫寒山向所有人展現了什么叫作‘得民心者得天下’。為何莫寒山一聲令下便天下景從?只因這些年來是他讓天下百姓吃飽了肚子。
得民心,說得可不僅僅是得到百姓的衷心擁護,還要得到士農官商階層的認可。如何得到他們的認可,那就需要上位者給予他們想要的東西。百姓最簡單,能吃飽肚子,生活安寧就很滿足了。讀書人、商人、官紳,他們想要的是什么?說白了,地位、權利、利益,人畢竟是很現實的。
就拿讀書人來說吧!文人風骨并不能當飯吃,他們一點兒也不迂腐,讀書并沒有把自己的腦子讀壞掉,禮義廉恥不過是他們手中的工具,道德文章也只是他們上位的階梯。不管是為了一展抱負,還是為了崇高的地位,他們需要有人給他們成為權貴階層的機會。
商人,最是重利,有些人在亂世能夠發財,可更多的商人卻明白天下太平、盛世的時候百姓富足了,他們才能賺取更大的財富利益。資本家,更加現實,為了利益,他們可以不顧一切,踐踏任何東西。如果滿清人能夠給他們帶來利益,那么他們不介意資助滿清韃子,不介意賣國求榮。他們在意的不是誰做皇帝,而是誰做皇帝對他們有好處。
所以,當滿清入關的時候,我們看到,首先投降的就是那些官員、將領、商人、讀書人。至于老百姓,不管誰是掌權者,他們都是魚肉罷了,沒有任何選擇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