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皇宮,皇極殿上,成為夏王之后,眼看著也要成為天下之主的莫寒山,第一次設宴招待外族頭領。
坐在賓客席位首位的吳克善,自是一眼就認出了莫寒山身旁斟酒的大玉兒,那個位置實在是太顯眼了。看到大玉兒的吳克善,是既高興,又感到心中一陣屈辱。他的妹妹,曾經是草原上的明珠,科爾沁的公主,皇太極的妃子,后來又是滿清的太后,可如今,卻淪為了莫寒山身邊斟酒的宮女一般。
但很會審時度勢的吳克善冷靜下來之后,轉念一想,卻又是想到了莫寒山此舉所表現出的其他用意來,不由心中暗暗期待欣喜起來..
莫寒山和下面陪坐的陳玉陽、李巖、孫傳庭、李定國等文臣武將熱情客氣的招呼之下,吳克善等幾位蒙古各部的首領和大將卻是緊張忐忑得很,畢竟他們是夏軍的俘虜啊!這會兒,雖然心中有一些猜測,可他們依舊不知道莫寒山葫蘆里賣的究竟是什么藥。關鍵是,之前一戰,他們完全被夏軍打得沒了膽氣。
宴席結束之后,莫寒山并未說是否放吳克善等人回去,以及何時放他們回去,只不過卻是在第二日專門讓吳克善過去,讓他和大玉兒見了一面,數日后放吳克善等人和足足兩萬多蒙古兵俘虜回去。
三個月后,莫寒山在北京城皇極殿登基,立國號為大夏,稱夏皇,改元至圣,冊封秦娘為后,柳如是、陳玉嬌、孟小姐為貴妃,并封賞文武功臣,蒙古各部盡皆前來朝賀,以求大夏的冊封。就連南方的土司,也都送來厚禮朝見,以期得到大夏的承認。
后宮中,也是喜訊頻傳,剛被封為貴妃的陳玉嬌、孟小姐都有了身孕,就連大玉兒都因為有孕在身被封了妃位,雖然讓人意外,但出于安撫蒙古各部的考慮,滿朝文武卻也是不好有太多的異議。
秦娘脾氣好,柳如是、陳玉嬌她們雖然對大玉兒不太喜歡,奈何大玉兒卻很會做人,對陳玉嬌等畢恭畢敬,絲毫不敢有一絲的逾越,倒也是讓她們挑不出刺來。
轉眼,冬去春來,至圣二年,夏皇南巡,于金陵城外接受了空守著一座金陵城的南明朝廷的臣服,明朝至此徹底滅亡。
至圣二年秋,在李巖等文官的牽頭諫言下,莫寒山下旨遴選秀女,充實后宮..
接下來的幾年,一位位皇子公主降世,大夏皇室血脈的隊伍在不斷壯大..然而,自至圣七年起,后宮便再也沒有皇子公主誕生,甚至從至圣九年起,莫寒山再也沒有臨幸后宮之中的任何一位妃嬪,且因為沉浸于武學的原因,越來越耽于朝政,終是引得朝臣們不滿,入宮直諫。
莫寒山無奈,只得打起精神來處理朝政,并趁著如今百姓安居富足、國家元氣恢復之機,開始了對現有官員行政體系以及軍隊的改革,完善各部門職權和律法,興建軍校、工家學院,獎勵創新..在莫寒山大刀闊斧的改革下,大夏王朝慢慢有了新的氣象,整個國家的運轉更加合理高效,莫寒山這個夏皇也不再需要事事親力親為,只要掌控國家大局和大的方針政策既可。
如此一來,莫寒山自然也是有更多的時間沉浸武學。文武百官勸說不得,再加上莫寒山這般有心放權的做法,漸漸也就不再過多勸諫了。
至于莫寒山不再寵幸后宮嬪妃之事,畢竟是皇家后宮私事,群臣不好多說什么,甚至不敢將此事直接拿到明面上來講。不過,這事也終究不免傳揚開來,引得人們議論紛紛,很多人都猜測夏皇這是癡迷武學,練懷了身子了。好在莫寒山已經有了幾位皇子,不怕江山后繼無人,不然怕是會造成江山不穩的危險啊!
不過為了大夏江山的穩定和傳承有序,群臣依舊是上諫要莫寒山盡早立下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