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圣十七年冬,京城第一場冬雪下來的時候,時隔多年后宮之中再次有了一個小生命降臨。
莊妃大玉兒的景福宮中,年近五旬,依舊是宛如三四十歲成熟婦人般模樣的大玉兒正滿臉笑意的抱著一個剛剛出生不久的嬰兒,輕輕晃悠著,逗得小臉已經張開了的小家伙咧嘴笑了起來。
“陛下!”耳聽得外面腳步聲傳來,抬頭一看見是莫寒山來了,大玉兒不禁忙上前跪下行禮。
輕抬手示意她起來的莫寒山,目光掃了眼她懷中抱著的孩子,便是徑直上前轉身坐了下來。
大玉兒則是起身笑著上前,將懷中抱著的孩子遞給了莫寒山:“陛下,您看,您的孫兒多可愛啊!剛才他還在笑呢!”
“來,給朕抱抱!”看著小家伙可愛的樣子,莫寒山也不禁笑著伸手接過。
看到莫寒山逗弄著小皇孫滿臉笑意,似乎心情不錯,大玉兒不禁小心道:“陛下,您已經將海兒幽禁了大半年了,是不是..”
“嗯?”不待大玉兒說完,莫寒山已是眉頭皺起,抬頭看向她道:“你教的好兒子,還敢為他來求情!”
大玉兒一聽頓時慌忙跪了下來惶恐道:“臣妾糊涂,都是臣妾不好,沒有管教好五皇子。”
“你糊涂?你可一點兒都不糊涂!”搖頭一笑的莫寒山,將孩子交給了一旁的奶娘抱著之后,這才起身俯瞰著大玉兒略微沉默道:“回頭,朕會下旨,解除了那混小子的禁足,然后,讓他去東北!”
“多謝陛下!”驚喜叩首的大玉兒,待得莫寒山離開之后,才直起了身來,美眸中閃爍著驚疑不定之色。
也就是這年秋冬時節,西北動蕩,二皇子莫如風在應對準格爾之亂中立下了不小的功勞,得以被召回京,并且很快被莫寒山封為了秦王。
秦王的封號,可不一般,在很多人心中,這絕對比所謂的濟王要有分量得多了。
就連今年一年的縣令干得不錯的莫如君回到京城,知道了這個消息后,心中也是有些難以平靜了。但在山東兩年的歷練,莫如君已是成熟了很多,遇事淡定,倒也不至于會亂了方寸。
過年時,對皇室來說,可謂是雙喜臨門了。莫寒山終于是下旨,為二皇子莫如風和吳克善的小女兒成婚,并為莫如君指婚,但莫如君的這位濟王妃,卻不過只是個普通六品京官的女兒,顯得是那么不起眼。
明眼人都看得出,莫寒山對于長子和次子明顯偏頗。可是,唯有真正心思深沉、老謀深算之輩,能夠看得出莫寒山表面偏頗之下的用意深遠。
年后,莫如風回到了西北,并且真正意義上得到了軍權。而莫如君,也是在成婚之后就再次前去山東,這一次,他被莫寒山任命為了濟南知府。這般升官的速度,或許也是古今少有了。可是,這些或許也都并不是莫如君想要的。
至圣十九年秋,由于三皇子在蜀中結交各家土司,將西南邊境各民族關系搞得不錯,遂被莫寒山從蜀中召回,封平郡王,改任了應天府判官。與此同時,四皇子莫如軒也因為在江南學政手下干得不錯,被莫寒山任命為了今年秋闈江南貢院的主考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