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清朝廷已是日薄西山、不可救藥了,楊善登自然不會再去扶保,而是選擇幫助一些思想進步人士、學者、技術人才,扶持一些有家國情懷的商人、努力發展民族工商業,收攏一些還算有俠義之心的幫會勢力和江湖人士,通過他們來為中華積累人才、底蘊和有用力量,以期在將來能夠更好的抵御外敵入侵。
楊善登不想看到數十年后當中華民族真正站起來的時候,卻已是千瘡百孔,必須要花較長時間修養發展。一步慢,步步慢,古老的中華民族經歷太多波折和苦難了,尤其是近代,以后不該再走得更艱難。
一個人的力量的有限的,哪怕楊善登是有著通天徹地之能的強大修真者。世俗的事情,他能夠插手,可很多事不是他一個人就能夠改變和左右的。所以,他需要借助更多人的力量,那些下山入世歷練的武當弟子們,對他的幫助也很有限。可四萬萬中華人,哪怕只有一小部分人愿意跟他一起努力,也足以讓他信心十足了。
其實楊善登從來沒有想過要成為什么偉大的人,要成為英雄之類,所謂的權利地位,世間一些誘惑人的名利之類,對他來說早已是過眼云煙。
可是,能夠幫助偉大的人,讓他們偉大的愿望成真,讓許許多多的英雄不至于白白犧牲,能夠讓英雄們和無辜之人少犧牲一些,能夠讓這個國家從滿目瘡痍變得繁榮富強,楊善登也就很滿足和高興了。
為了這些,他愿意不辭辛勞的入世,到處奔波,絲毫不在意會不會因此而耽誤了修行。或許,只有真正在俗世間忙碌,他才會更加清楚的感覺到自己是一個真實的人,心也會更踏實。但他又不會真正全身心的融入世俗之中,因為這里有太多的東西是他辜負不起的。
轉眼數年過去,滿清江山日益衰落,而走南闖北,幾乎走遍了中華大好山河,甚至足跡遠涉海外的楊善登,一番辛苦,總算是完成了自己目標的第一步。
萬事開頭難,第一步走好了,心中有底的楊善登,這才總算是有了點兒空閑時間,得以回武當山一趟。
武當山,飛升崖仙境,回來之后的楊善登和之前相比沒什么大變化,只是修為又有了些提升,達到分神后期了,這還是幾年來楊善登都沒怎么認真修煉的緣故,否則修為不會只有這么一點兒提升。
可即使如此,楊善登修為提升的速度,也是讓張三豐大為驚喜了。要知道,當初張三豐從分神期修為提升到養神期也足足花了一百多年呢!在修真界,修行了一兩千年乃至幾千年還未能踏入養神期的也是大有人在,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如張三豐那般妖孽,數百年就修煉到了養神期。
但當楊善登說了一番自己此番入世后的所作所為后,張三豐卻是驚訝了,沒想到自己這個弟子還有如此家國情懷啊!但楊善登的想法有一點他是很贊同的,那就是我輩修真之人并非超然世外,若是家國沒了,一個人成了無根浮萍,就算有再高的修為、長生不死又有什么意義呢?
張三豐贊揚了楊善登安排武當入世的做法,同時他也是給了楊善登一個驚訝。此次,張三豐外出游歷,竟然帶回來了一個孩子,說是他在杭州西湖之畔碰到的,并且收了已經幾歲的小家伙為自己的關門弟子。
楊善登沒想到,他已經來到了這個世界,原本該是此方世界主角的張湖畔依舊出現了,還成了他的小師弟。
不過,對于這個單純而萌萌噠的小師弟,楊善登還是蠻喜歡的。這小子可是個修真天才,將來培養好了,會成為自己的一大助力,待得自己離開這一方世界時,也能代替自己更好的照應武當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