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開始,其實我們就能看得出來,唐僧師徒之間的關系算不上多好。尤其是唐僧和孫悟空,一個一心向善的和尚,一個爭強斗狠的妖猴,理念想法的不同,注定了二人之間勉強湊成師徒,也會麻煩不少。
師徒幾人離開五莊觀后,在那白虎嶺上,便是遇到了潛靈作怪的白骨夫人。唐僧肉眼凡胎,不明紅粉骷髏的道理,反倒是將妖精幻化之人當做好人,眼看孫悟空接二連三‘殺傷人命’,只當他兇紈難馴,豈肯容他?直接便是將其驅逐門下了。
在這個過程中,豬八戒卻是推波助瀾,為何?其實,豬八戒的前世天蓬元帥,與太上老君頗有淵源,他的八尺釘耙就是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爐中煉出來的。其實,他是太上老君布下的一個暗子,專門負責搗亂,阻礙唐僧西天取經的。故而,才會變著法兒的攛掇唐僧將孫悟空逐出門下。
可緊接著,在寶象國遇到了麻煩,豬八戒又舔著臉去花果山將孫悟空給請了回來?這又是為何呢?其實,豬八戒心中也很是矛盾的。圣人大能們的算計,讓他堂堂天蓬元帥落得如此下場,他豈能心中沒有怨言呢?
太上老君的命令他不得不聽,可又豈會真的盡心去做事呢?但倘若他一門心思破壞取經,觀音和西方佛門豈能饒得了他?所以,豬八戒是一個矛盾體。正因為如此,他做的一些事情,才會顯得那么可笑,但實際上又顯得很可悲。
觀音和佛門之人也是樂見他們師徒經歷波折磨礪,好讓師徒一心,一門心思去取西經。可事實上,裂縫既然有了,哪怕再怎么去彌補,也是枉然。倘若他日有人砸開了這道裂痕,定然是又要起波折的。
只因豬八戒辦事不利,接下來,太上老君便不得不親自出手,派出兩個童兒下界來給唐僧師徒為難。
此番遇到金角大王和銀角大王時,豬八戒可是最先倒霉的,險些給清蒸嘍,這也正是太上老君給他的一次警告,同時也是對佛門的一次警告,讓他們行事收斂著點兒。
于是接下來,唐僧師徒一路上的磨難,就多了些西方佛門自導自演的戲碼。烏雞國,文殊菩薩的坐騎青毛獅子下界謀害國王,還是奉佛旨來的,只因文殊欲要渡那國王入佛門沒成功,還被其捆了仍在河里的緣故,聽起來是何其的牽強與可笑啊!
唐僧師徒離了烏雞國,半月后,來到一座大山,這山中的枯松澗火云洞,有一位圣嬰大王,俗名紅孩兒,年歲不大,本事卻很是了得,乃是牛魔王和鐵扇公主的兒子。
牛魔王乃太乙金仙,妖族后起之秀中極為出色厲害的,曾和孫悟空等六妖結拜,自稱妖族大圣,在南瞻部州可是威名赫赫。那鐵扇公主,又名羅剎女,來歷更是了不得,乃是阿修羅族阿修羅王波旬和烏摩之女,是阿修羅族的公主,修羅一脈三代弟子,也是太乙金仙修為。
有這樣兩個厲害的父母,他們的兒子紅孩兒生來便帶著一縷先天火氣,修得了三昧神火,雖然還只是區區玄仙修為,可那神火之厲害就算是金仙乃至太乙金仙,沒有厲害的護身本事,也要吃虧的。若非如此,牛魔王和羅剎女又豈會放心他小小年紀就在外做一方妖王呢?
孫悟空可沒將一個小娃娃放在眼中,還上門去攀關系呢,不想那紅孩兒是個小火爆脾氣,可不好說話,噴出三昧神火不分好歹的一陣狠燒,直接給孫悟空燒得背過了氣去。
這下子,孫悟空不但虧吃大了,臉也丟大了,更是對了紅孩兒生出了些忌憚畏懼,只能去求觀音菩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