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本人對這個倒是沒什么感覺,或許也跟他每天早上會起來鍛煉有關系。
雖然說已經找到了師父,不過在正式跟他學習之前,老李還是每天早上起來會做做瑜伽,拉一拉韌帶什么的。
她不懂武術,但是作為極限運動員,在靈活和柔韌性方面,就算稱不上專家,至少也是職業級。
跟兩位姐姐待了一會兒之后,老李就趕緊告辭了,畢竟中午的宴會必須要盛裝出席,她現在還穿著便裝呢,要趕緊回去打扮才行。
兩位姐姐送她到掖庭宮門口,然后學著老李教她們的擺手表示再會。
老李跟著福公公回到了承香殿,宮女小荷早已經準備好了,馬上開始幫老李打扮起來。
古代的禮服是極其麻煩的,先不說頭上要插一堆各種各樣的首飾,脖子上還要戴顯眼的珠寶項鏈。
關鍵是這寬大的袖子,哪怕將雙手交疊于小腹前,袖子的下擺也幾乎要貼在到達腳踝處。
如果雙手自然下垂的話,差不多正好能挨到地面。
穿著這種衣服,走路都必須小心翼翼的,就如同一個束縛器一般。
…………
好不容易到了中午,宴會差不多該開始了。
不過在這之前,還有一項更重要的活動——獻俘儀式。
李績在帶著軍隊回來的路上已經在太宗陵前做過一次了,不過今天還要再來一次。
老李不清楚其他朝代的獻俘儀式要不要殺人,不過在這個時代,殺不殺還要看皇帝本人的決斷。
老李穿著盛裝華服出現在武則天身邊,一動不動,一副乖寶寶的模樣,而四個哥哥就只能在下面跟大臣站在一起。
公主得寵現在已經不是什么秘密了,也多虧了老李是個女兒身,不然的話,恐怕會有不少人起心思了。
幾個俘虜被押在李治面前跪下,等待著裁決。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高句麗權臣淵蓋蘇文的三個兒子。
因為要避高祖李淵的名諱,所以改成泉姓。而下面的,就是他的三個兒子,分別是泉男生,泉男建和泉男產。
通過李績的匯報得知,這次戰斗共收高句麗一百七十六座城,七十萬余戶。
聽著張成鑫宣讀詔書,老李大概明白了處理結果。
在平壤設安東都護府,任命薛仁貴為安東都護,總兵兩萬鎮撫百姓,立大唐的社稷。
高句麗王降為司平太常伯,就是工部尚書,但后面還有一句,員外同正。
意思就是享受工部尚書的所有待遇,但是不用工作,就是頂著個名頭而已。
除非啥時候發生一些天災人禍之類的人不夠用了,否則的話基本就是個隱形人。
罪魁禍首男建流放黔州;有功的男生封為右衛大將軍;而在平壤最終開門投降的男產封為司宰少卿。
當然唐軍的各個將領也有不同的封賞……
說實話,這個處理結果讓老李感到有些驚訝。
雖然以前就聽說過唐朝開放包容,用人不分民族,但是這也太夸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