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還沒有“端午”這個詞,一般就說是五月五日。
而且這時候的粽子不都是葉子包的,還有一部分是放在竹筒里面的。
要說唯一讓李月辰有點不開心的地方就在于,這個時代沒有咸粽子,只有甜的。
前幾年的端午節都沒好好過,今年倒是應該體驗一下古人是怎么過節的。
倒是聽說過民間有賽龍舟的傳統,不過唐廷崇尚節儉,官方是不舉辦這類活動的。
旁邊的上官婉兒拍了拍腦袋:“殿下,今年與婢子一同參加斗百草如何?”
“斗百草?”李月辰一臉疑惑,這玩意兒倒是第一次聽說。
上官婉兒在旁邊科普了一下之后,才明白過來。
斗百草,分“文斗”和“武斗”一說,文斗就是指雙方輪流拿出不同的花草,看能否在規定時間內答出其名,算是一種知識量的比拼。
至于武斗,就是雙方各拿一根,交叉過后互相拉扯,將對方的拉斷就算贏。
李月辰想了想,這不就是拔筋嗎?有些地方也叫拔老寶,拔河等等……小孩子們經常玩的。
不過那個時候都是用樹葉根,從沒想到還能用草莖來玩。
既然提出來了,李月辰也覺得可以找找童年的感覺,當即跑到太液池邊上找了一對看起來不錯的草莖,然后交給了福來。
“福公公,將這些草莖浸泡一夜。”
“喏!”
……
還有兩天就是端午節了,第二天李治就在朝堂上賞賜了一些大臣長命絲以及紗衣。
長命絲也叫五彩絲,就是五種不同顏色的絲線編成的手鏈,可以系在手腕上。
一般來說,只有比較地位比較高的大臣可以享受到這種待遇,比如說左右相以及御史大夫等等。
而紗衣這種避暑用的東西,更像是單位福利,基本上只要有權利參與上朝的官員都能分到一件。
隨后就到了端午節當天,今年李治也想好了好好陪家人,所以就在太液池邊上舉辦了一場射箭比賽,所有后妃以及在宮中的兒女們全部都在場。
射箭不是射靶子,而是射粽子。
做好的竹筒粽擺放在臺子上,箭桿前面不是箭頭,而是布頭。
用一把特質的小弓去射臺上的粽子,射中了就可以吃,射不中就要罰酒或者其他懲罰。
由于沒有其他大臣在場,都是自家人,所以李治也比平時要放松不少。
接過張成鑫遞過來的小弓就要去射第一箭,武則天在旁邊低聲奉勸:“陛下眼睛不適,還是莫要參與為好。”
她的意思很簡單,萬一要是射不中,雖然沒人敢說什么,但肯定是要丟面子的。
李治則是一臉輕松的擺擺手:“無礙!”
旁邊的李月辰也笑了笑,沒怎么擔心。
其實眼睛好不好跟這玩意兒的關系真的沒那么大,李月辰同樣作為運動員可是清楚的很,不少奧運會的射擊冠軍都是高度近視!
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實擁有百步穿楊能力的人,很可能甚至都看不到楊樹。
足以證明這種運動其實更多靠的并不是眼睛,而是感覺。
由于用的是小弓,也不用站太遠,差不多三丈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