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次還真是君后冤枉了太女,人家倒是去問了不少次,奈何蘇柒若她不肯說啊
“舅舅可冤枉表姐了,是我不愿事情傳出去,一直瞞著表姐沒有說。”
蘇柒若適時地說道,如今婚都成了,便是外面人亂嚼什么舌根子,也改變不了什么。
御史總不能彈劾她,讓她休夫吧
“你這孩子也是,你表姐又不是外人,她還能到外面去與旁人說遙遙的事情不成”
君后假嗔道。
“是侄女兒的錯。”
蘇柒若笑著認錯,心里卻不贊同君后的話。
太女倒是不會與旁人說陸遙的事情,但她肯定會忍不住和太女君說,太女君又會去與他母家的父兄閑說幾句,說的多了,自然就傳遠了。
她不愿有人在婚前打擾陸遙的清凈,便是惹了太女不快,也絕對不會改變她的做法。
“行了行了,阿若既是不告訴熏兒,自然有她的道理。”
皇上出來打圓場,然后又與蘇柒若客套了幾句,卻是沒有與陸遙說話。
許是因為他的母親死在她手里,所以皇上看見陸遙的時候,心里總是有些說不出的別扭。
當年陸廷慧的確犯了大案,牽扯出不少人命,所以必須得死。
但從蘇老太傅那里聽說了這孩子受的苦,她心里又有些愧疚。
若不是自己忌憚蘇家,蘇柒若本該是娶當朝的嫡皇子為正君的,如何能去娶一個罪臣之子。
然而這罪臣之子受了那么多的苦,卻也有她的原因。
哪怕陸廷慧有錯,但稚子無辜,皇上身為一國之君,面對這么一個難以自立的男子,終究還是有些不忍。
如此,她對蘇家的愧疚就更深了。
“阿若做戶部郎中也有兩年了吧”
皇上才一開口,君后眼角就掛上了笑。
他的侄女兒這是要晉升了啊
“是。”
蘇柒若大方地點頭道。
要說起來,她這位皇帝舅母對她也算十分看重了。
往年的新科狀元大多進了翰林院,她則一入職便進了戶部,在周晴母親麾下。
且皇上還準了她一個六品郎中上朝的資格,雖然只是站在后面,但有眼睛的都知道,這便是皇上的看重。
“掌管賦稅財政的杜侍郎年底要致仕回鄉了,她一向看好你,有意要提拔你接替她的位置”
皇上說著,便停了下來,看向蘇柒若。
“皇上就莫要與微臣說笑了,微臣資歷尚淺,實在當不得如此要務。”
她不過才是個小小的六品郎中,怎么能一躍成為從三品的侍郎
這還不得被御史彈劾死
便是皇上,怕也得遭到群臣反對。
哪怕是她的祖母,也絕對不會答應。
皇上對蘇柒若的表現十分滿意,她知道這孩子一向是個知深淺的聰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