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昭點了點頭,他也研究過這條路線,確如白從信所說,當年契丹人能成功,最大的依靠就是他們在這一帶有足夠的向導和后勤。
而且契丹人的目標和張昭可不是一樣的。
契丹人是要教訓高昌回鶻,勒索一大筆財貨的同時,再把以西以北黠戛斯人收歸統治。
但張昭可不是,他是去滅亡高昌回鶻的。
要是貿然輕騎前去,破不開庭州城,或者說無法對高昌回鶻產生致命打擊,那就麻煩了,單就浪費的輜重,就得是天文數字。
“白三郎你就別賣關子了,你肯定有解決辦法,快說出來。”
都是老兄弟了,一看白從信賣弄上了,氾順、黃英達等人立刻就開始起哄。
張昭也笑著點了點頭,讓白從信繼續說。
白從信這才回到沙盤前,他手指在契丹人進軍路線的南邊劃了一條線。
“這里是尹州以北,昔年大朝曾在此設蒲類縣。
以前商路斷絕,這條路因為太過荒涼而被廢棄,現今得天王重開商路,是以開始慢慢有了不少商人經過。
此路雖然也需要穿越幾塊沙地,但因為距離瓜沙二州并不遠,咱們可以從容調度,也可以征發商賈作為向導,遠比冒險走契丹人的老路,要好得多”
張昭靠近一看,白從信說的這條路,實際上也是屬于一條夾雜在兩山之間,位置在尹州北邊一點。
不過,張昭越看越是熟悉,突然他看見了沙盤上,有一個表示小湖的標記。
白從信看見張昭也注意到了這個小湖泊,他接著說道。
“此湖名叫蒲類湖,距離庭州只有四百余里,我們還可以到這里補給一下水,甚為方便。”
蒲類湖張昭明白他為什么對這條路覺得這么熟悉了。
這他么的,不就是共和國時期從額濟納旗進入新疆的g7高速那條路嘛。
不出意外的話,這蒲類湖,應該就是后世的巴里坤湖,而且這條路張昭還有印象,因為他穿越前曾經自駕跑過一次。
不過,這條路也并不好走,就算是到了尹吾和巴里坤,環境依然比較惡劣。
從巴里坤山和莫欽烏拉山兩山之間穿過的時候,周圍不是沙漠就是戈壁,后世有高速公路走起來還是比較方便,但這個時候可不好說。
“這條路所經過,也有大量荒磧,能容納數萬大軍通過嗎
如果還是不能多帶輜重的話,似乎與契丹人走過的路線,并無多少優勢。”
白從信沒想到張昭對這條路竟然還有些熟悉,他把手一拱。
“天王圣明燭照,此路確實也不能一次性通過數萬大軍,不然沿途水源補給就是大問題。
但是幸有蒲類湖在,我們卻可以以分批通過。
請天王允許臣率本部兵馬及左右羽林衛一部先行,后續分五千兵馬為一部,共四次通過。
在庭州西北四十里處的沙陀磧邊緣,有一泉為咸泉,泉水雖然咸澀,但尚可飲用。
泉水旁有一小城,是原大朝庭州的咸泉鎮所在。
末將占據這里之后,布置好防務,隔絕高昌回鶻人的偵探。
等天王率大軍匯集,以雷霆之勢勐攻庭州,大事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