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逢契丹人南下,邵珂秘密聯絡城外趙延壽,然后在城內拉攏同樣想要撈好處的敗類,突然在夜間打開貝州西門,契丹軍蜂擁而入。
這個囤積了十五萬石以上糧草的重鎮貝州,頃刻淪陷。
貝州永清軍節度使推官、貝州判官等官將數十人罹難,不肯投降契丹人的數百永清軍士兵全部被殺。
連王令溫的一家老小四十余口,都全部被契丹人擄走。
趙延壽得了十幾萬石糧食,心中大定,他一面招攬永清軍敗類擴軍,一面繼續南下,前鋒直抵黃河北岸的濮陽南樂。
到了這時,石重貴才感覺大為不妙,這位叫嚷著稱孫不稱臣的皇帝,被嚇得不輕。
他趕緊召集景延廣商量對策,可景延廣壓根就沒有想過契丹人會這么快南下,因而毫無準備,也無任何對策可言。
于是被石重貴召回來就任樞密使,但毫無權力一直被景延廣打壓的桑維翰,趁機建議致書契丹,請求和談,石重貴馬上就同意了。
嗯好家伙,鬧得沸沸揚揚,豪言十萬口橫磨劍,結果契丹人才打破貝州,后晉朝廷上下竟然又用了求和這一招。
更奇葩的是,景延廣竟然不阻攔,石重貴還欣然同意,立刻遣熟悉契丹話的孟守忠,前往元城求和。
而眼見形勢如此之好,耶律德光哪會停手。
他第一次回復讓后晉割讓鎮定二州,錢帛十萬貫。
后來西路軍的勝利消息又傳來,耶律德光干脆只回復石重貴說“已成之勢,不可改也”
收到孟守忠的回報,石重貴知道已經不可能求和了,只能謀劃以黃河為屏障,先穩住局勢。
他命高行周為北面行營都部署,率軍兩萬進駐黃河南邊的戚城,又命右神武統軍張彥澤率軍兩萬進駐黎陽。
這兩城都在黃河邊,一個位于澶州河南濮陽北面,一個位于澶州東北。
高行周和張彥澤穩住形勢以后,石重貴親率禁軍六萬,以景延廣為侍衛親軍馬步都指揮使,全權掌握禁軍,進駐澶州,與耶律德光對峙。
此外,石重貴還下令,以劉知遠為幽州道行營招討使,整頓河東兵馬,北上阻擊猩州的契丹軍隊。
實話說,此刻的后晉軍隊,實力還是非常不錯的。
高行周、符彥卿、慕容彥超、皇甫遇、王周、潘環等將,有勇有謀又忠心。
哪怕就是在后來周世宗郭榮時期,這些人都是大放異彩的名將。
李守貞,張彥澤等將雖然兇殘,但此刻也沒有投降契丹的心思。
而后晉的禁軍,戰斗力也非常不錯,石敬瑭自登基之后,就只做了兩件大事。
一是抱緊契丹大腿,金帛源源不斷的送往塞北,再就是整頓禁軍。
這石敬瑭本就是悍將出身,當然是非常知兵的,在他的整頓下,后晉禁軍戰斗力大大增強。
步兵出過焦繼勛等名將,騎兵有石敬瑭從張昭這強要的虎刺勒、虎廣父子,所率的涼州大馬七百騎。
戰斗力在事實上,超過了后唐末帝李從珂時期的洛陽侍衛親軍。
而且后晉朝廷上下雖然不太贊成這時候就對契丹開戰,但也都痛恨契丹人。
特別是武人們,因為石敬瑭拿去討好契丹的財貨,本來該是給他們的。
所以說,兵力雖然比契丹人稍少,但戰斗力和戰斗意志不不低,甚至還可以說很高。
就在石重貴到達澶州后,耶律德光也從元城拔營南下,十月底,契丹軍隊到達了黃河以北。
雙方的大戰一觸即發。,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