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還是會在失敗中吸取一點教訓的。
耶律德光這次就吸取了上次輕敵冒進的教訓,在安撫住了劉知遠后,耶律德光聽從了老將耶律屋質的進言,將南下大軍分成了兩部分。
前軍以耶律頗德、蕭實魯、奚王拽剌各率兵兩萬,分路襲擊,力求將后晉河北之地攪亂成一灘爛泥。
后路軍則以耶律德光親率,以右皮室軍和屬珊軍為主,兼有奚、漢、渤海、女直等部步兵,共計六萬。
后軍先在幽州一帶修整,等著前軍六萬輕騎,把河北之地燒殺搶掠搞成一團亂麻,將晉軍引入這片大家都無法獲得補給的修羅場后,再南下擊破后晉。
十月中旬,耶律德光獲知楊光遠被李守貞奇襲破城,全家被殺的消息后,遂取消了以兩萬偏師繼續出擊青州一帶與楊光遠匯合的決定。
至此,契丹后軍的規模達到了八萬人,加上前軍的六萬人,整整十四萬大軍,可以說,遼國已經精銳盡出,勢在必得了。
十月底,遼國前路軍開始南下,他們放棄了上次吃了大虧的深州趙州冀州貝州魏州這一條線。
也就是后世從北京直接南下河北深縣冀縣清河縣大名縣這條路。
而采用了更靠近太行山的定州恒州趙州邢州洺州磁州這條路。
這條路的大致路線是從河北的定縣往南經過石家莊邢臺邯鄲磁縣這條路,這也是后世共和國從北京南下的主要路線。
之所以這么選,一是因為這些州縣受災更嚴重,攻打起來的難度更小,晉軍也更不容易獲得當地居民的支持和獲得補給。
二是在穩住劉知遠以后,走靠近太行山的這一側,會更加的安全。
不過,在實際的操作中,契丹兵馬落后的部落習性,又開始習慣性的拉后腿。
耶律德光的本意是要前軍將定、恒、趙、邢、洺、磁五州徹底攪亂,然后吸引后晉軍北上。
這樣契丹人可以通過大量的騾馬和擄掠的五州居民參與運輸,保障糧食供應。
而北上的晉軍在缺少騾馬的情況下,又得不到本地的糧草支援,補給就會陷入困難,遼軍甚至可以截斷晉軍糧草慢慢圍困。
這個計劃是非常好的,但是被遼軍奇差無比的執行力,直接就給搞砸了。
因為今年的水旱災害,除了河西要稍微輕一點,加上張昭大量的水利設施和相對廉潔的官員隊伍,算是抗住了以外。
整個北國,包括草原上,都被重重打擊了。
征召起來的契丹等草原各族,實際上都是帶著想多搶掠一點物資,好讓家人渡過春荒的目的來的。
這就導致在剛剛過了恒州,也就是正定、石家莊、藁城這三地后,軍隊就不怎么約束的住了。
而且定州和恒州的受災非常重,但越往南去就越輕,南部諸州都比定、恒二州富庶,所以六萬契丹大軍,瞬間就放了羊。
劫掠的任務,倒是超額完成了,但是耶律德光布置的攻占定、恒、趙等五州州城的命令,完全就沒人執行,甚至連大一點的縣城也沒攻下來。
契丹人嘛,攻城能力弱得不行,加上就算是鄉野間也有足夠多的目標可供劫掠,所以他們干脆就不攻堅城。
六萬人如同進了菜園子的野豬一樣,一路從定州,拱到了相州,也就是河南安陽附近,只差一百六十里就到黃河邊了。
這這跟上次有什么不同嗎
有路線不同了
上次是一頭拱到了魏州也就是河北大名縣,雖然幾乎與相州安陽平行,但總算路線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