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請燕王引路,某當親往拜見上國之主。”
。
。
契丹軍營門口,趙延壽引杜重威前往拜見,耶律德光立刻讓遼軍大開營門迎接,見晉將都來拜見,這才將懸著的心放了下來。
站在耶律德光身邊的晉朝降將周儒,一個一個的按照身形相貌辨認,隨后在耶律德光耳邊輕輕耳語了幾句。
耶律德光不動聲色的扶住就要下拜的杜重威,“卿等棄暗投明,某心甚慰,從即日起,不提前嫌,無有偏見,使契丹與漢,同心戮力。”
說著,耶律德光把著杜重威的手,極為動情的繼續忽悠。
“汝國立功中國,我當不負前言。”
杜重威聽罷,淚珠從眼眶中滾滾而出,當即伊伊呀呀的頌唱了起來。
更率眾人于耶律德光面前邊呼邊舞,按照拜見天子的最高禮節,山呼舞蹈,叩頭謝恩,一眾晉將丑態畢露。
舞蹈完畢,耶律德光假裝左看右看,好像是漫不經心的問道。
“昔日在安陽河邊義救從人之皇甫節帥可在
聽聞武寧軍節帥乃是涼國來的達旦人,最擅長舞蹈,且出來一見。”
杜重威、李守貞等聞言四面一看,這才發現,虎刺勒竟然沒在人群中。
這皇甫遇他們是知道的,是杜重威怕他沖撞耶律德光,被軟禁在了營帳中,只是這虎刺勒,怎的沒有跟來
杜重威有點訕訕的,他拱手回答道“皇甫遇生性莽撞,慮其沖撞陛下,便讓其在營中待命。
至于虎刺勒,臣亦實未注意,想來不會走遠,臣請派人探查。”
耶律德光臉色不變,無所謂的揮了揮手。
“且讓皇甫遇來晉見,至于虎刺勒,他若是不辨真主還敢逃離,日后定有他后悔的時候。”
十二月二十五,耶律德光封杜重威為太傅,李守貞為司徒,盡數吞并六萬余晉軍。
而且他這次也學乖了,并未立刻直接揮軍南下,而是先準備占據河北之地,再做打算。
二十六日,耶律德光以杜重威為先鋒,引大軍到恒州城下,杜重威親自出面命守將王周開門投降。
王周只有二千守軍,且未必都肯與他死于此地,知道事情已經不可挽回后,他在城頭大哭。
“受晉厚恩,不能死戰而以城降,何面目面行見人主與士大夫乎”
哭罷,王周徑直返回署衙,尋了一斗烈酒一飲而盡,隨后便要抽刀自刎。
而王周兩個兒子知道父親神色不對,一直暗中跟隨,見王周要自殺,害怕此舉激怒契丹人,飛撲過來抱著大腿嚎哭勸說。
“大人盡了忠臣之節,子孫徒呼奈何”
這時候,在署衙中的恒州軍校也趕過來苦勸,他們一起抱住王周,半挾持著他往東城門而去。
耶律德光順利進入恒州城,當即冊封王周為武勝軍節度使,數萬契丹兵馬,終于不用在于野外露宿了。
而契丹大軍進城以后,耶律德光只修整了一日,就迅速做出了調遣。
不搞兵事,改玩政治以后,耶律德光終于有了發揮能力的時候。
他沒有急著南下,而是派大將麻答,帶著遼軍以及投降的晉軍一萬,向北去往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