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江陵府,五十五歲的高從誨已經垂垂老矣。
他站到南平王府的宮城墻上,看著遠處飛奔而來的一騎煙塵,內心忐忑不已。
南平國位居襄州以南,是天下諸國中最小的。
不過其地處要沖,兼之土地肥沃,還有長江魚獲之利。
因此雖然只有三州十七縣之地,但是百姓仍然高達十四三千余戶,有口近八十萬。
南平的開國主是高從誨的父親高季興,此人昔年是朱溫義子朱友讓的家奴,因為作戰勇敢又能說會道,被朱溫看中,特讓朱友讓收了高季興為義子。
所以,高季興名義上是朱溫的義孫子,朱梁滅亡后,高季興見風使舵,從后梁的荊南節度使,一躍成為了一國之主。
不過,這高季興和高從誨兩父子的名聲,都不怎么樣,父子兩合稱高賴子,素愛反復,有好處,什么事都干得出來。
高從誨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更是此時國主中的奇葩,此君是出了名的不要臉,平生就愛做兩件事。
第一件是到處認老大,中原的后唐、后晉兩朝他認,長江兩頭的大哥后蜀和南唐他認,南邊跟他實力差不多馬楚他也認。
甚至連南漢和王閩這樣的,他都能拿下臉去巴結,去給他們當藩屬國。
要知道,王閩國力說不好還沒南平強呢。
所求的,當然是賞賜啦,你稱帝,我老高來給你當藩屬來稱臣,三瓜兩棗可是打發不了的。
呃開始的時候,諸國都鄙視高從誨的為人,罵他是來要飯的賴皮,高賴子之名就是在此時發揚光大的。
可是到了后來,各國國主稱帝之后,突然都開始大肆賞賜高從誨,還怕他不來朝貢。
為什么呢
很簡單天下諸國并立,你覺得自己圣文神武稱帝,可是連高從誨高賴子都不來稱臣,你哪來的臉稱帝的
于是到了最后,各國誰要稱帝了,甚至會提前通知一下高從誨,請他去朝貢稱臣,魔幻程度可見一斑。
而高從誨第二件愛干的事,就是搶劫扣押各國去中原的使團甚至是商團。
這南平卡在長江上的重要交通樞紐江陵府荊州,南方各國北上中原,孟蜀溝通南唐,大部分都要走這條道。
于是高從誨充分利用地利優勢,發揮自身特長,干起了此路是我開,此樹是我栽的響馬勾當。
凡是北上的大商團和使團,高從誨都鉆天打洞的想法給劫了。
當然高賴子的手段是很溫和的,不殺人也不直接搶奪,一般是把商團或者使團的人扣押在南平軍營或者其他地方,然后等著看失主的反應。
失主派人來好好商量,他就敲上一筆贖金,也不會太過分,反正在失主能自認倒霉的范圍內。
要是失主要起兵來打他,高從誨就調兵遣將做出不惜一戰的樣子。
暗地里則通過賄賂失主的心腹,讓人私下勸一勸,湖弄一下,最后失主也基本都是自認倒霉,花錢消災。
當然,失主要是不管不問,那就爽了,高從誨一般會等上一兩個月,失主確實不來索要的,那就把財貨留下,把人趕走。
這高從誨跟南漢的劉鋹,真是一對不可言說的活寶。
一個到處不要臉乞討,還喜歡做山賊攔路搶劫。
一個把手下大臣全部變成太監,然后經常率海軍出海做海賊。
不過呢,客觀的來說,高從誨的治國能力,起碼要甩劉鋹幾條街。
此人到處做無賴,并不是為了滿足私欲,而是要壯大南平國。
他在國內,能尊重文臣武將,禮賢下士,吃穿用度都很簡樸,喜讀經史子集,還能省簡刑罰,輕徭薄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