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當然不知道,因為這玩意是后世鬼子的假名,但你以為張鉊是要提前搞出假名來,那就錯了,因為假名的出現,肯定會削弱漢語在倭國的地位。
所以,張鉊搞出來的不是假名,而是借用了假名,甚至是他自己亂畫的幾個字符,來把他們當做漢語拼音。
比如說,張圣人現在就可以把っ的讀音,規定為漢語拼音的a,把よ規定為漢語拼音的b。
以此舉例,湊夠二十四個字母后,加上聲調、聲母、韻母,一個用鬼畫符規定而成的漢語拼音就完成了,這個時代,還可以直接叫漢語訓音。
其實在中國歷史上,一直未能完全同化日韓和交趾,最大的問題,就是語言和文字。
首先漢人自己學漢語就很難,注音的自音法和讀若法,簡直就是開玩笑一般的天坑。
反切的詞匯量太大了,別說老百姓,一般的讀書人都需要鉆研才行。
而到了語序和發音跟中土有很大區別的日韓交趾,那就更麻煩了。
漢字雖然是他們國家的官方文字,可是別說下沉到普通人,中間階層都下不去,只有最上層會,完全只能飄在天上。
而且這些倒霉催的最上層,往往還是從中原跑出去的,這情況日本少一點,半島和交趾幾乎大半是這樣。
他們這些跑出去的漢人掌握了當地政權,為了壟斷讀書寫字的權力,根本不會讓漢字往下沉。
這就導致漢字傳播這個非常關鍵的事,一千多年都沒解決。
越拖到后面,生產力越發展后,本地的聰明人多起來了,沒分享到權力的跑出去漢人不甘心了,被官員用文字架空的君王不滿意了,就會搞出一堆替代品來收下層百姓的心,以便搶奪權力,也方便統治。
半島的諺文、倭國的假名、越南的喃字,都是漢語簡易傳播拖久了之后,最后產生的惡果。
語言文字你擺不平,其他的自然也就無從談起。
看看高盧雞怎么殖民越南的除了船堅炮利外,最大原因,就是早在1651年,即崇禎帝上吊后的第七年,李晉王、鄭國姓還在掀起一抗清熱潮的時候,法國傳教士亞歷山德羅就編纂了更容易讓越南人學會認字、拼讀的越葡拉字典。
此后迅速擊敗喃字風行整個越南,后來更是成為越南的法定文字,就是咱們現在看到的,那種奇怪的越南拼音文字。
誠然,把漢語拼音挪到這個時代,問題也不小。
至少張鉊感覺,此時中國的古音至少有兩成,日語三成,喃字一成多無法用那二十四個字母來準確發音。
但是可以改啊張鉊把方向都給出來了,此時這么多文人,還能搞不出一套適合這個時代的拼音系統,不可能的
就算改不出來,你個倭人膽敢質疑的話,那一定是良心大大的壞了。
立刻就會有一個從陜西榆林橫山地區東渡倭國的七尺官爺壯漢手持橫刀,將你個土鱉小矮子一刀噼成兩段。
耶耶一手大軍壓境,一手拼音系統將漢語簡化,至少推廣到中間階層之中,用拼音迅速將日韓越三地的漢語統一起來,他們還跑得掉
雖然時間必然會很長,那一百年不行,三百年怎么樣
就算是五百年,也才到1447年,我堡宗還沒到瓦剌留學,并改名為綽羅斯騎朕豬呢
有的是時間
慕容信長是個非常聰明的人,他越聽眼睛就越亮,忽然他轉身看著張鉊。
“大人,要不咱們別去打倭國了,用這些人力物力把訓音推廣到安西、嶺南和塞北吧,這是千秋之偉業啊”
遭了好像用力太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