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倒是前來進攻的楚兵被視為侵略者,激得各溪洞蠻不斷反抗,導致楚兵把彭士愁打的東躲西藏,卻總是消滅不了他。
見此情況,不愧是梟雄的彭士愁主動服軟,派他的兒子率下屬諸部酋長田洪斌、覃行方、向存枯、羅君富等,攜錦、獎、溪州印信、地圖,向楚國請降,主動去給馬希范臺階下。
馬希范也實在打不下去了,遂順水推舟同意。
雙方在溪州簽訂了歷史上非常著名的溪州盟約,規定溪州等地,永屬彭氏統領。
馬楚正式任命彭士愁為溪州刺史,楚國要在此地征稅和征兵,都需要與彭氏商量,并經過彭氏同意。
而彭氏則召集南寧州今貴州黔南惠水縣酋長莫彥殊及十八寨。
都云今貴州都勻酋長尹懷昌等十二部蠻。
牂柯蠻族首領張萬浚更率大播州貴州遵義、小播州貴州梓潼、夷州遵義鳳岡縣大小蠻族豪酋三十余人前來。
他們共同歃血為盟歸順馬楚,尊馬希范為王,使馬楚在名義上,獲得了湘西、黔東、黔南的大片領土。
這是在中國歷史上極為重要的事件,標志著湘西、黔東、黔南、豫東南的各少數民族于唐亡后,再次歸于國家。
溪州會盟還立了一根大銅柱,直到后世都存在,銅柱銘文清楚記載了雙方會盟的情況。
自此以后,在彭家的約束下,湘西、黔東、黔南的土蠻逐漸接受中原文化,再無大規模的叛亂。
到了明代,這一帶的溪洞各族人民,甚至屢次幫助中原王朝出兵平定東南倭寇叛亂,以及抵抗滿清入寇。
渝東南一帶的土人,至今尚有臘月二十七、二十八才是正式過年的傳統,就是因為當年他們應征往東南打擊倭寇,來不及過年,因此就把過年的時間提前了。
明末女英雄秦良玉帶白桿兵出征的時候,可不是全是石柱兵,還有大量的渝東南酉陽、秀山等地的土家族士兵。
而在秦良玉之前,明萬歷年間,以溪州湖南永順縣為主的各溪洞土司,就經常出兵到東北、東南為朝廷作戰。
張鉊現在對面的這個彭士愁,就是后世傳承八百余年,歷經唐宋元明清五朝,一直到雍正六年1728方才被改土歸流的永順彭家土司家族始祖。
至今在湘西、貴州、渝東南的苗、侗、土家族人中,彭、田、向等都是超大姓。
而當時彭士愁派出去主動求和的兒子,就是這次作為貢使前來求見張鉊的彭師嵩。
張鉊只召見了彭師嵩不到一盞茶的時間,也立刻就發現,他面前的就是永順彭氏土司的建立者之一。
張鉊明白,自己返回東京開封府的時間,又必須要推遲了。
這就是穿越者的優勢,他知道誰能信任,誰不能信任。
眼前的永順彭家,就是他最可是信任的鎮守湘西、黔東人選,以及還能依靠他們整合整個湘西、貴州的土民豪酋。
彭師嵩也不是一般人,當初他彭家危在旦夕時,就敢冒著被楚軍殺死的危險,冒死下山尋求和解,這種人怎么可能是無能之輩。
此人雖然粗豪不懂禮儀,性子直來直去,但確如張少敵所說,持重知恩。
他見到張鉊的第一句話,就是把以彭家為首的北江蠻,跟朗州雷、向氏為主的朗州蠻區別開來。
因為彭師嵩非常清楚,朗州蠻幫助馬希萼奪權沒有什么錯,他們彭家若是有機會,也會這么干,但是劫掠并焚毀潭州城,那就太過了。
這是要結下死仇啊而且這么一來,不管是馬楚恢復實力后,還是朝廷控制了湖南,都必然要追究這件事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