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安鎮的兒郎們,隨某去試試這些蜀軍的成色。”
快速的思考了一小會,爾朱景做出了穩妥的安排,還是要先下寨,萬一不能迅速擊敗這三千援軍,到時候己方沒有軍寨,那就太被動了。
午口關西北,有一山梁叫做跑馬梁,是從源州到午口關一道最關鍵的山梁。
蜀武定軍的游奕軍早在大軍來之前,就摸到了跑馬梁山腳下。
不過沒等蜀軍游奕軍都頭觀察好地形,半山腰突然就射出來了十數支箭失,蜀軍頓時就被射翻了四五人。
游奕軍為了減輕重量做好探索搜查等事,一般是不怎么披甲的,因此只要被射中的,立刻就大聲慘叫了起來。
當然,能作為游奕軍的一般也是軍中精銳,這一伙三十幾人蜀軍被射倒了四五個人之后,其余兵卒立刻就跑到石塊或者樹木后躲了起來。
幾個稍顯瘦小的蜀軍更是如同獼猴一般,借著粗壯的樹干掩護,飛速爬上樹上。
隨后他們大聲的吼叫著,不斷把遠處伏擊的周軍位置,報告給同袍。
豐安鎮游奕軍羅十將皺了皺眉頭,第一次露出了警惕的神色。
豐安鎮多以寧夏行省籍士兵組成,羅十將是黨項羅俐族出身,麾下的步軍基本都是橫山羌。
哪怕在周國勐士如云的親軍和禁軍中,橫山羌作為山地步軍,也是很著名的。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瀚海唐兒歸
可是到了興元府以后,這里的山地與橫山大不相同,樹木更高,灌木更密集,加上濕熱,讓他們在山間的行動力差了很多。
但對面的蜀軍就沒這么多煩惱了,他們簡直就是如魚得水。
隨著羅十將麾下的兵卒一個個被樹上的蜀中找了出來,他們伏擊的優勢,非常迅速的就被耗盡了。
于是羅十將干脆讓手下的士卒朝著蜀軍撲了過去,直接貼近打肉搏戰。
雖然在山林中他們占不了便宜,但是裝備上的便宜卻很大。
周軍現在發展出了兩種新式棉甲,一種只在胸口等關鍵部位加裝鐵片。
這樣能把棉甲的重量減少到十五斤至十八斤左右,極大提高了機動性,但同時也能規避一些關鍵傷害,特別是適合山地和荒漠的追擊戰。
另一種是憑借用天工院最新研制出來精鋼的質量優勢,將鋼片打磨的更加薄。
這樣做出來的棉甲全重也從三十五到四十斤左右,降低到了二十二斤上下。
比起上一種只防護關鍵部位的棉甲,這種薄棉甲對整體的防御,提升了一個檔次。
但損失的,就是對矛斧等武器的防護,雖然能抗一抗尋常刀劍和箭失,但是對于重武器就有些有心無力了。
而羅十將等人身穿的,就是前一種只有十幾斤的棉甲。
甲胃的重量降低到了這個程度,對人體負擔大為減輕,同時比起蜀軍游奕軍基本無甲,又有巨大的優勢。
于是戰斗一近身,情況就開始一邊倒了,蜀軍但凡不被追上,只要追到就是個死。
至少羅十將被捅中了三四次胸口,但他都沒什么事,反而是對面的蜀軍,只要被刺中要害,基本就去見閻王了。
很快,蜀軍先期而來的游奕軍就被趕下了跑馬梁。
源州武定軍節度使王環沒有辦法,只能親自督率他最后的三千武定軍牙兵拼命仰攻。
爾朱景這邊,由于要將正在圍攻午口關的人撤下來,因此稍微晚了些,只能靠羅十將等人遲滯蜀軍的進攻。
羅十將也發了狠,數十人卡住關鍵的幾條道,硬是把蜀國武定軍擋到需要王環這個節度使親自上陣的地步。
跑馬梁是個幾字形的山梁,山頭與溝壑你挨著我我挨著你,落差很多更極少有平地,雙方就在這片山地上展開了激烈的爭奪。
蜀軍強在熟悉地理以及在山間的移動加成,周軍強在更加勇悍和裝備更精良。
爭奪戰從上午己時打到了下午申時初,雙方一個山頭接著一個山頭的爭奪,最后打到爾朱景身邊的親衛幾乎都派出去了的地步。
終于,在大小數十戰之后,蜀軍丟在三百多具尸體,幾乎都被趕出了跑馬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