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已命總管在此地建衛所軍守護,不如戰后就把他們招募來,立刻就可得一強軍矣”
戰斗還沒開打,這兩就已經開始做后面的安排了,完全沒把高彥儔和這幾千寧江軍當回事。
這份信心來源于兩國從君主到將領再到士兵的全方位差距,這三點中,孟蜀一樣都占不了,所以給周軍只能帶來麻煩,而帶不來危險。
豬頭浦并不寬闊,總共也就能擺下一萬余人,高彥儔全軍出動,就是想憑借著人數優勢,自上而下把周軍推到長江中去。
馬昭遠一點也不慌,只是命令郭榮帶三千兵去增援林仁肇與史彥超,再從大船上放下百十條小船作為接應。
最后馬昭遠將侯仁寶給召了過來,侯仁寶的手中有一支從河東云、代兩州帶來的河東驍騎。
“汝且率馬隊往豬頭浦之左側過去,吾觀那小南門定是平日商旅出入甚多,大門閉合稍顯緩慢。只待戰斗打響蜀軍受挫,就立刻率騎兵突入,當先殺入城中,就算你先登大功一件。”
侯仁寶大喜,說實話吧,他的地位有些尷尬,因為他老爹侯益是投靠過契丹人的。
而且還憑著感覺押寶張圣人打不過契丹人,結果就現眼了。
他侯家現在還能有官做,除了侯仁寶在陜州做孝子跟趙匡贊一起及時反水以外。
還因為侯益年輕時忠勇,是興教門上十三忠之一,因而張圣人是捏著鼻子沒追究侯益的罪責。
侯仁寶一直以來,都非常希望能洗刷父親投靠過契丹的污點,因而每戰當先,不避生死。
鼓樂奏響,號角陣陣,蜀國寧江軍肩并肩,鋪天蓋地的從夔州州城中涌出,蜀軍中低級軍官也十分盡責,不斷協調士兵的前進的整齊度。
換源a
他們每走十五步就聽得城頭大鼓重響兩聲,蜀軍必然跟著呼喝一句以保持陣型,同時也是威嚇敵軍。
郭榮手持張鉊賜予的儀仗用斬馬刀,策馬在陣前奔馳,所到之處周軍士兵無不歡呼應和。
蜀軍既然擺出了弓弩突前射擊,隨后結陣勐沖的態勢,郭榮就干脆以硬碰硬,周軍也以弩手居前,發失完畢就抽刀子沖上去。
趙匡胤貼身穿了一件輕薄細環鏈甲在內,再穿一件綢衣,外面再穿一件精鋼環鎖鎧,最外面則是棉甲,如此三層甲穿上,全重七十余斤。
看起來笨重,但實際上這三層甲一穿,對面就是斧噼錘打,也別想輕易傷到趙匡胤。
而且他這種雄壯武士穿六十七斤的甲,完全能承擔,并不存在很大的負擔,只是不能發足狂奔而已。
趙匡胤周圍,都是這種重甲壯士,他們也沒帶弓箭,就在己方弩手的掩護下,于陣中在輔兵的幫助下著甲。
而在他們著甲的時候,只聽著一陣陣鼓響,雙方的前軍開始接觸,雙方弩手開始互相射出能迅速收割人命的弩箭。
夔州城外的山坡上,那些丁壯也猿猴般的吼叫了起來,一的箭雨,從山坡上拋射下來。
這些箭失雖然力道不大,但加上地形優勢,還是挺有殺傷力的。
對于全甲甲士來說,就是撓癢癢,但對于軍陣中的輕甲士兵,威脅也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