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這位出身太原的軍頭發了狠,當即將城內被俘的三百余武定軍牙兵全部坑殺。
隨后只留一百人守源州東門,再派十人翻山越嶺去通知爾朱景,其余人則邊啃大餅邊追擊往興元府去的武定軍大部。
幾乎在同時,焦繼勛占據了十數個渡口、鄉鎮之后,立刻也意識到了源州的武定軍,很可能要回援,于是他趕緊帶領八百勇士,想要奪取城固縣阻擋。
可惜稍微來晚了一步,焦繼勛還沒攻下城固縣城,就見遠處塵土飛揚,增援的興元府的武定軍和一部分山南道牙兵就已經趕到。
于是焦繼勛趕緊退回到城固縣北,這里有一座建于先漢的木橋望仙橋。
湑水從秦嶺發源,繞城固縣北而過,最方便通過湑水的,就在望仙橋上,武定軍增援興元府,必然要走這里。
王環和李進一路狂奔,結果沒想到望仙橋卻有人守。
開始王環還以為是孫漢韶派來接應他們的兵將,結果走近一看,對面軍隊身穿周軍典型的青色棉甲,打著銀邊金穗三辰旗,布弓弩大陣嚴陣以待
這望仙橋的,不僅僅是周軍,還是周軍中的親軍。
兩人愕然了半晌,山南道衙內馬步軍使李進突然指著北面群山低聲說道“這些北兵一定是走文川道而來的。”
源州武定軍節度使王環面露震驚之色,八百人甲胃齊全的走完文川道,簡直就是奇跡,反正他麾下七千武定軍中,是找不出來這么八百人的。
“沒辦法了,打吧文川道都有北兵,興元府那邊肯定更加危急,咱們必須要快速趕過去。”
李進一邊讓身邊的親隨給他穿上鐵甲,一邊看著王環說道。
“末將率本部人馬為先,請節帥為某掠陣”
李進很自信,王環卻沒他那么樂觀,午口關從安康府來的北兵,據說只是周軍戰斗力較弱的禁軍,就已經如此難打。
這些全員棉甲的周國親軍,還有走文川道的實力,恐怕就是八百人,也不是他們輕易能啃動的。
不過既然李進愿意打頭陣,他完全沒意見。
望仙橋名字聽起來仙氣飄飄,但實際上就是一座巨石為底,木板為橋面的平橋,橋面并不寬闊,并排能走六七人。
同時湑水也不甚寬闊,最多就是一百多步的水面。
李進急著回師,干脆一次性就投入了一千五百人。
身穿重甲的甲士從橋面進攻,身前披掛竹甲的弓弩手站到水中射擊。
一支三百多人的騎兵則不斷往上游探索,尋找可以涉水而過的狹窄河面。
焦繼勛也早就做好了準備,這種狹路相逢的硬碰硬不會有太多出奇的地方,拼的就是誰更能打而已。
他命長子焦守忠率二百甲士堵住橋頭,再分一百勇士向北、東兩面結陣防御,放出去十余游奕軍警戒那幾百騎兵涉水過來突襲。
戰斗甫一開始,就直接往最慘烈的方向發展,李進手下的山南道牙兵家人都在興元府,他們害怕周軍攻破興元府后家人遭殃,因此格外賣力。
焦繼勛走了二百路幾乎沒有道路的文川道,為的就是立大功洗刷右神威衛的恥辱。
而沒有什么,能比阻擋十倍之敵,為大軍攻下興元府保證的功勞再大的了,因此也絕不退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