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碎葉,其實有個舊稱,叫做碎葉川,這三個字,很好的詮釋了這一地區的地形特征。
整個碎葉地區,實際上就是被天山山脈夾起來的一道寬約二三十里,長約六百里的山谷。
這條山谷中,地勢相對平坦,又有天山融水灌既,還有高山阻擋寒風,因此是不錯的農耕之地。
而碎葉城,就在這條山谷的東頭,怛羅斯城就在這條山谷的西頭。
兩城之間居住著數十萬各族百姓,歷史上的西喀喇汗,西遼耶律大石等,就是以這里為基業的。
而作為碎葉川的西盡頭,怛羅斯的地理位置非常關鍵,也稱得上易守難攻。
因為它不但有天山山脈遮護,西北還有茫茫的莫因庫姆沙漠,直接屏蔽了從西北來的敵人。
而由此也可以預見,郭廣義退回怛羅斯之后,內心該是如何的慌亂。
因為這怛羅斯完全就是一個要塞式的交通大城,它是碎葉川的頭,西面擁有的一切,都很容易被外敵奪取,只有位于東面山谷中的肥沃之地,能得到它的保護。
所以怛羅斯要想立得住,就必須要靠尾部的碎葉川糧草支撐,實在沒有碎葉川,那么西南面的石國城塔什干也必須要在手里,不然就很難支撐下去。
但悲劇的是,郭廣義兩個都沒有。
怛羅斯郊外,李繼勛預料的十分準確,郭廣義率四萬騎圍攻碎葉,打了一個半月,城沒攻下來,反倒崩掉了士氣,等他回到怛羅斯的時候,已經連兩萬人都湊不齊了。
道理很簡單,他雖然能征召出來四萬人,但這四萬人可都不是那種真心實意把他當大汗的。
有好處的時候還能勉強維持,沒了好處,撤退途中人往山里一鉆,立刻就消失不見。
不過到底是野心家,勉強也能算個梟雄,郭廣義的腦子十分清醒,他很快想好了應對之策。
原本的怛羅斯周邊有七萬多人,遷來的碎葉各部有接近十萬人,服從于他的各族牧民有十萬左右。
但這二十七萬人中,真正拿到了好處,愿意跟隨他郭廣義的,只有四萬多人。
其余原本怛羅斯的幾萬人,李國守才交給他不到一年,掌握的并不牢固。
碎葉遷來的這十萬人就更不用說了,郭廣義之所以要把他們遷來,就是因為這些人跟他并不是一條心,只是攝于他的威勢不得不跟他合作而已,不然的話,直接留在碎葉多好。
且郭廣義不可能有張鉊那樣的仁慈之心和見識,遷移百姓還知道提前安排補給站,計算糧草等等,他是直接用刀劍粗暴遷移的。
十萬人六百里路,幾個月就遷移完畢,說尸骨累累肯定夸張了,但死傷頗多是事實。
而且到了地方后,牧場田莊的安排也不到位,導致這些人怨氣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