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廣義必須要帶著他們打下碎葉,甚至打下石國城,讓他們大大的賺上一大筆錢,這樣才能有資格支配他們。
可是他出兵以后,打了十天還打不下來一座小小的胡水城,要是現在又被只有幾千,還被他自己蔑稱為膽小唐兒的軍隊擊敗。
那他郭廣義也別想活著了,這些敗兵,就會要了他的命。
所以郭廣義根本就沒打算見忽論犍的面,甚至不能讓他在眾人面前將唐軍又描繪的強大,那樣會嚴重打擊士氣。
走投無路的郭廣義揪住忽論犍前來報信親衛的衣領,低沉的咆孝道“某再給他三千精騎,讓他必須要困住那支唐兒軍,等到某親至”
三山口到胡水城中間,還橫亙著一條小河,河并不寬闊,也不深,但要直接穿著重甲渡河,那還是有些不太方便。
這就是郭廣義要忽論犍困住虎廣征西軍的原因,他也想來個半渡而擊。
。
。
虎廣一見遠處煙塵四起,本來已經狼狽逃竄的那支騎兵又跑了回來,好像還增加了一些人手,心里立刻就有了數,他當然早就偵查過地形,知道這條河。
“彼輩逃而復來,一定是郭廣義那賊親提大軍前來了,大概是想給咱來個半渡而擊。
你現在點起左右馬軍,勐沖這萬余敵騎,一定要在郭賊大軍到達之前,徹底擊潰他們”
虎廣仔細的吩咐著陳廷驍,我虎大總管的指揮水平確實不一般,只看前面的賊騎復來,立刻就把郭廣義的意圖猜了個七七八八。
陳廷驍本來見步軍立功,早就給急壞了,當下聽到虎廣讓他不用留,嗷嗷叫著就統帶一千精騎出陣而去。
李繼偓等了半天,也沒等到虎廣命他出戰,但又不敢上去問,只在后邊急的抓耳撓腮的,但虎廣就當沒看見。
那邊忽論犍逃而復返,想起唐軍重甲步卒的戰斗力,心里一直打鼓。
結果發現對面來的是騎兵,想起方才唐人騎兵的菜逼樣,心里就是一喜。
然后,忽論犍就看到了漫天的箭雨,陳廷驍所部的騎兵雖然不屬于親軍和禁軍,戰斗比起他們也低了一些,但這個低的方面,主要是在于軍紀和軍陣。
而這兩樣東西,越是強強對話,就越是講究,但打菜雞的話,反而不是那么重要了。
六十步上三連發,打的就是一個聲勢,且對面人多,還沒跑起來都聚在一起,傷害也不算低。
等到三十步,忽論犍麾下的前排騎兵準備沖鋒了,陳廷驍把腳一蹬,又是一片弩箭射出,
不過這次的弩箭不是從天上降落的,而是從戰馬膝蓋的高度射出去的。
這玩意叫做小踏弩,裝載于騎兵馬側,戰時用腳一踏,就能擊發。
忽論犍麾下的騎兵哪見過這玩意,剛準備沖進了,猝不及防又被射倒了一大片。
而且小踏弩最毒的地方在于它的射擊位置很低,一般射不到人,但能準確射到敵方的戰馬。
這正在沖鋒的當口,前面戰馬摔倒一匹就能連累后面好多匹必須繞道,哪還沖的起來。
但就在這一瞬間,大周的鐵騎已經到了,陳廷驍揮舞馬槊,直接一槊就將面前一個還在調轉馬頭的家伙脖子給砸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