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度,如何把握鏡頭又該怎么設計,如何運用
昨天下午和晚上,路北岑對著那堆資料,還有網絡上能搜索到的千陽古城現今的一些資料和視頻,以及往日的記憶,已經大差不差把袁松老師那個拍攝大綱,按照全片十五分鐘,每分鐘220字標準配音速度,加上留白和畫面語言、配樂等諸多元素,細化成了一篇三千字出頭的拍攝文本。
干完這些,路北岑腦子已經困成糨糊,那些事關畫面感的語言和鏡頭問題,自然只能留到今天在車上解決。
路北岑抱著她的筆記本,先是字斟句酌再修改了一遍,然后用不出聲朗讀的方式再過了一遍,她一邊默念,嘴角慢慢溢出笑容,嗯,自我感覺還不錯。
保存文稿之后,路北岑重新又復制一個版本,開始在上面細化鏡頭。
這是路北岑最后這幾個月,在國視臺被老師魔鬼式訓練之后,得出的經驗總結,再短的片子,對她這種畫面感不好的人來說,都得做分鏡頭腳本,只有做了分鏡頭腳本,心里才會有譜,文字再優美,沒有鏡頭表現,聲畫兩張皮,最后就是個約等于零。
按照畫面剪輯特大中近,每個畫面最長不過三秒的基本剪輯原則,將一句句文字,變成一組組畫面,之后這個文本到了攝像手上,就是一組組鏡頭。
這個時候,航拍機還是個稀罕物事,那么一個好的攝像,直接決定了這種片子的質量。好攝像拍出來的畫面,要么是有畫面語言的,要么能讓鏡頭活起來,最基本的能力就是畫面都是成組的。
所謂金牌攝像,其實是帶有編導思維的,他們拍出來的畫面,一定是利用率極高,廢鏡頭很少,有時編導只想到了一和二,他會給你一二三四,這種驚喜感,會讓編導感覺到,原來枯燥的剪輯工作,也是可以很暢快的。
工作暢快,自然忘我,等路北岑終于干完手頭的活兒,才發覺有點尷尬,眼瞧著下一個服務區還有五公里的標識牌出現,她有些面色發燙地清了清嗓子,輕輕喊了聲“李師傅,前面服務區能不能停一下”
李師傅答得極其響亮“好嘞,小姑娘還真有定性,難怪能考上b大。”
路北岑有點尷尬,忘了上廁所,還是件值得炫耀的事兒卻也只能把頭再埋進電腦里,等到車子終于停進服務區,那位杜老師打開門下了車,路北岑忙把電腦往座位上一放,下了車,疾步進了衛生間。
等路北岑終于一身輕松上了車,才發現自己的電腦莫名其妙跑到了李見濤懷里,關上了車門的杜老師和他湊到一起,開始研究起她沒有關掉的那個分鏡頭腳本。
這樣有點不太友好吧,雖說總是要交出去的稿子,可到底那是自己私人電腦,未經允許,這個,哈
隔壁座兒上的攝像王老師臉上掛著笑,瞧瞧滿臉是大寫囧字的路北岑,再瞧瞧前頭兩個看著腳本,還在討論鏡頭的倆人,只等好戲上場。
除了前排老杜,誰跟著李見濤出門拍片子沒被罵過
車子就那么大,那兩個討論著稿子,除了司機以外的三個人,支棱著耳朵聽著。
李見濤這句要稍微改改,這個詞兒太文縐縐了,等我想想鍵盤敲擊刪除敲擊刪除聲
杜老師別改了,這詞兒挺好的,我這鏡頭給她這么處理一下,就行了。
李見濤猶豫中,半晌后也是,怎么改,好像還不如這樣寫的味道
杜老師往下拉拉
杜老師這里,你還記得千陽那個新城的標志性建筑吧,這里要把組接鏡頭改成長鏡頭,或是改成一組延時畫面怎么樣
路北岑心里緊了緊,完了蛋,忘記用延時畫面,話又說回來,誰知道您這大師還能整延時啊
李見濤嗯,可以,這個過渡就漂亮了鍵盤敲擊聲
車子終于進了城,前頭那倆,也終于把這分鏡頭腳本從品頭論足,到直接上手,改完了,路北岑跟等著審判一樣,卻也暗戳戳松了口氣,還好,不用重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