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先抵達那里的,還是沂
州的快馬。
沂州兵馬總管高廉、副總管高封失蹤,當地太守是京東東路各地大員之中,最焦急的一個。
聽說泉城都丟了,他立刻派出自己的心腹,騎著高廉幾個月搜羅到手,準備上貢的萬里黃煙寶馬,馬不停蹄,日夜兼程的往汴梁報信。
這匹寶馬趕到汴梁城外的時候,正是夜里子時前后,城中夜市各式各樣的燈火,照的半邊天空都明亮起來。
在城外眺望,也能看見煙氣鳥鳥,各種熏香、炊煙,寺院宮觀里面燒的名香,在這座都城上空縈繞不去,如同仙霧瑞靄。
但城中令人向往,叫人艷羨的一切美妙,都被高大巍峨的城墻所隔絕,在騎手的前方,只留下一扇通連內外的大門。
自從天命皇帝麾下文武群英,大破西夏、威震吐蕃之后,邊境又有大軍震懾遼國,皇帝龍顏大悅,頒下種種政令,彰顯大宋繁華。
其中有一條,就是這汴梁城的宣德門,無論晝夜風雨,都不會關閉城門,西夏破滅至今過了多久,這宣德門的兩扇大門,就有多久沒有關閉過了。
萬里黃煙寶馬背上的驛使,在宣德門外出示文書、腰牌,城墻下的士兵只是隨便翻看。
守城的道官,則在城墻上撒落一道法術光輝,照見驛使頭頂的一團氣運煙霧,證明身份不虛。
“城中夜市熱鬧,大半夜的也有貴人子弟在街上走動,你送的雖然是急報,還是要知道規矩,進城之后,轉走辟邪巷那條路,繞行半城,再到府尹衙門去通報吧。”
道官叮囑了幾句,就放驛使縱馬入城。
進城之后,最先闖入沂州驛使鼻腔之中的就是濃郁的香氣,但如果能夠仔細分辨的話,就會發現,這些煙香味道底下,隱藏著更加粗野難聞的刺鼻氣味。
汴梁城里如今修煉魔道功法的人,數以萬計,吞吐礦物,散溢出來的濁氣,彌漫在都城的每一個角落,每到早晨,都會引發霧霾,體質弱的孩子,如果走在霧霾之中,甚至會被熏得兩眼流淚。
城里香料用的這么快,就是因為那些達官顯貴們、家里有些余錢的,都想用熏香把這種如同鐵石被炙烤過的怪味蓋過去。
本來旁門左道太多隱患,仙道法門的修煉之法,最開始打磨九竅,養練靈明,又太過清苦難熬,汴梁城里的貴人們,縱然個個都有些尋求法術神通的心思,卻都堅持不下去。
從前,他們想要感受手握神通的滋味,只能想方設法的當官,當了官的,又不擇手段當更大的官,獲得更多氣運之力。
而自從魔道功法盛行之后,那些職位較小的官吏、那些沒有官位在身的名門子弟、那些豪商巨賈,才發現有這么一個容易入門的修煉之法。
只要有足夠的資源,任誰都能夠修出千斤的力道,縱躍如飛,追燕擒鷹,要是能請那些道官幫著調配礦料,練起來還要更加輕松。
試想,他們又怎么可能放棄這條路子呢
不過,等驛使轉到了辟邪巷之后,那些濃郁到古怪的香氣,就一下子澹了很多。
這條巷子里面住的都是朝廷的道官,他們大多修煉仙道法門,有的修煉旁門左道,但總之,是不太喜歡那些濁氣的味道的,自然家家戶戶都有手段隔絕。
連帶著街道上都十分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