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時,教頭邁步向前。
關洛陽看得一頭霧水,只好跟上,他在側面走著,目光不斷打量教頭的胸腹。
教頭胸膛也沒有明顯起伏,但緊繃在胸腹上的那一層衣料,卻有很細微的漣漪不斷涌動。
明明是粗布的意料,此刻穿在教頭身上,竟然像是被清風吹皺了的絲綢,從辨不清源頭的地方綻放漣漪,蕩漾不停。
關洛陽越想觀察,越覺得難以理解。
不知不覺間,他們就從凌晨走到了日當正午的時分,幾十里山路不乏有陡峭泥濘的地方,被他們不急不緩的跨了過去。
教頭的呼吸聲依舊融融一片,似乎有進無出。
到了一條河邊的時候,教頭停步,轉身面朝關洛陽,指了指自己的脖子和側腹部。
關洛陽會意,雙手分別按向那兩處。
幅度極低的震顫感,從他掌心里傳來。
教頭并不是練皮大成,但這時候關洛陽忽然有一種感覺,保持在這種狀態下的教頭,皮膚的抗御能力肯定不會比自己低。
教頭又讓他觸及自己胸膛,轉到背后,觸及肩胛骨、腰椎,每一處都有相似的震顫感。
這種細微的感覺,用肉眼根本看不出來,只有用手接觸才能感受到,而且能清晰感受到各處的震顫頻率是一模一樣的,不會因為哪里骨頭多肉少,哪里骨頭少肉多,就出現差異。
片刻后,教頭一抬手示意他讓開,接著轉頭對著水面,徐徐吐出一口氣。
他人站得筆直,嘴巴距離水面少說有兩米多,但這口氣吹出去,卻打在了水面上,出現了一小塊明顯的凹痕,推去波瀾。
這口氣吐出去之后,教頭的呼吸聲,終于又有了明顯的差別。
“練氣大成是一種節奏,就像你剛才感受到的那樣,是從口鼻自心肺貫通于周身末梢,表現出的這種統一節奏,皮膚肌肉血液骨骼,本來就只是一個整體,練氣,是讓人更清晰地感受到這種聯系的存在。
《素問》上古天真論之中有說,呼**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也許說的就是這種狀態。”
伴隨著教頭的話語,關洛陽陷入沉思,時而雙手交握鼓起勁來,看著自己手臂上的肌肉,時而又翻過手掌,捏著指節,感受骨骼關節受壓的狀態。
良久之后,教頭已經坐在那邊啃起干糧。
關洛陽才回過神來,說道:“我好像明白為什么說四大練越往后越難了。”
筋骨皮氣四大練,一步一山一重天。
最近幾百年來,一練大成的拳師,每一代都得有幾十個,但二練大成的數量,就縮減十倍。
三練大成的,一百年都未必有一個,四練大成的,則或許只有傳說中張三豐那樣的神仙人物。
關洛陽之前一直很難理解,畢竟客觀來講,人體某一項素質越強,其他方面的短板要想進步,應該是更容易才對。
但除了客觀,還需要考慮到主觀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