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荊夢薇抬起都來,語氣中帶著驚訝:“爺爺,小陳哥這根蘿卜切了三百四十一片,而且絲毫沒有缺口和斷裂!”
陳凱嘴角一揚,荊國良在走上前,用手指捻住一片切好的白蘿卜片,從一堆中抽出來,舉在燈光之下。
這一片白蘿卜,圓如皎月,薄如蟬翼,透光透影,在燈光下像一片藝術品,顯然是因為切得很薄才有這種完美的效果。
荊國良點了點頭:“三十公分三百四十多片成品,你進步了啊。”
陳凱微笑著說:“師父,我每天都有練習的。”
荊國良滿意地點了點頭,嘴里還是不肯松口:“要不是你每天都有練習,恐怕小薇都要超過你了。”
荊夢薇一聽爺爺這么說,在旁邊吐了吐舌頭:
“我可做不到每天練習,還時常因為偷懶被爺爺說了一頓,這么長的白蘿卜,我能切二百八十多片就是極限了,沒辦法和小陳哥相比。”
陳凱笑著說:“還是師父心疼你啊。”
荊國良在旁邊思考了一下,對陳凱緩緩說道:“行了,熱身結束了,說說吧,你最近做菜有哪些地方覺得不對勁了?”
陳凱一聽師父問到正經事情了,也是臉色一正:
“就像師父說的那樣,主要還是在滋味上面,總感覺做不同的菜,沒有把不同味型做出涇渭分明的感覺。”
荊國良點了點頭:“那說明你比以前進步多了,否則的話,一般的廚師,別說調出涇渭分明的味型,恐怕連主次味的順序都能調錯。”
稍微沉思的片刻,荊國良蒼老的臉上浮現出一絲堅定的表情:“沒有辦法,今天晚上,我陪你試味。”
陳凱驚訝地說:“師父,您今天舟車勞頓了一天了,明天再試吧。”
荊國良搖了搖頭:“來都來了,我也很有興趣知道你現在的水平,別廢話了,去調吧。”
陳凱稍微猶豫了一下,點了點頭。
試味,通俗的講就是廚師品嘗做好的調味,廚師根據自己的經驗,來嘗嘗自己做好的菜品是否符合這道菜本身的標準味,也是試味的一種。
但是,陳凱心里清楚,今天師父是要陪著自己來區別川菜系二十四味型的細微區別。
說是試味,其實是師父要用舌頭當標準器,幫助自己找到絕對正確的味型調料配比。
調上一碗料汁,荊國良試味一次,若是對了,那就是完美標準,陳凱就把這個調配比牢牢記在心里,萬一錯了,那就只能重新調重新試。
陳凱心想,萬一自己一直沒有抓住其中的細微差別,總是把料汁調的不能讓師父滿意,那可就麻煩了。
二十四道味型就算一次性全部通過師父的試味,那也要調二十四次之多,而且細微的錯誤幾乎是必然的。
這樣翻來覆去地重復、校正,時間恐怕就要耽誤到很晚了。
但是看著荊國良嚴肅而又堅決的表情,陳凱也不能再說什么了,只有心里滿滿的感動。
“師父,那先從不太刺激的甜香開始吧。”陳凱提議道。
荊國良點了點頭,荊夢薇從旁邊找了個凳子給爺爺坐下。
陳凱轉身,從案板邊上拿出一個干凈的小瓷碗,腦中確認了一遍甜香味型的搭配方法。
甜香味型,顧名思義,其特點即是純甜而香,以白糖或冰糖為主要調味品。
因不同菜肴的風味需要,可佐以適挺的食用香精,并輔以各種蜜餞,櫻桃等水果及果汁、桃仁等果仁來成型。
甜香味型有蜜汁、糖粘、冰汁、撒糖等多種調制方法,但需注意用量。
甜香味型適用于各種鮮果品及銀耳、魚脆、桃油、蠶豆、紅苕等為原料的菜肴。如魚脆羹、冰糖銀耳、冰汁桃脯、糖粘羊尾、蜜汁小番茄等。
陳凱從旁邊把砂糖袋子拿了出來,點火,開鍋,往鍋中倒入五勺分量的砂糖。
隨著溫度的升高,砂糖逐漸熬成了糖液。
陳凱把糖液用調羹舀到小瓷碗中,然后加入四勺左右的清水攪拌均勻。
“師父,先嘗嘗這個糖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