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探至深世隱處,無知天下臻言。
靈隨輕跡游淵,無力云海川間。
回追夢中行者,無解獨身彌煙。
憶驚黯寐語人,無懼世俗垠念。
錄盡探靈陳事,無畏縱橫之遷。
天外天無緣人,一道散眾生眠。
山外山無梵天,一思繞眾生前。
樓外樓無棱山,一語破眾生卷。
人外人無檐樓,一念斷眾生弦。
禍海亂濤拍塵絕,封盡輪回空無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子:回憶者
人,存于凡塵。
我不知該怎樣去定義這段經歷,只是在這段經歷結束后我時常在夢中驚醒,大腦空白了十多分鐘后又沉沉睡去,我并不在意這段經歷,只是每當我想起它時,內心深匿的悲哀與孤立無助無窮無盡的襲來,很多事情我已經記不清楚了,可我確信我做的都是對的,因為它們是沒有意義的。
我能記錄下來的是我還能記住且回憶起有真切的感覺的,很多過程也是我由結果去推測的,這樣總比胡亂猜測靠譜與可信,當然只是對我自己而言。
有時寫著寫著,想起當時的情景,不由得將之后的事聯系在一起,內心情感如泉涌現,井噴而出,一發不可收。每當此時,我不得不停止記錄的工作,待內心平靜下來,將之前壓下的情感發出些感慨記錄下來。
很多事情沒意識到是好的,不然當你意識到的時候它會很難再回來甚至不會再回來。這是一個奇怪的世界,奇怪在于不確定性太高,但不確定性越大,希望也就越大,可能性也就越大。
探靈起源于北宋初期人稱天外天的人,天外天游歷天下,據說他可以測未來,知因果。后被召進宮中,奉宋仁宗趙禎之旨尋一奇物,最終消失在山林之中,他的去向也成為探靈一脈的一個歷史遺留問題。但在天外天失蹤之后的一年,各地無數探靈人出現,據說起因是天外天游歷中收的三弟子往各地傳播,以避皇室追殺。
我當時聽到這稱號的時候心想這都成了皇帝的老子了,怪不得被追著漫山遍野的兜。
至于探靈一脈又分為三宗,名望、瀆、通。
望為體神之本,各有不同,萬物皆有靈,有靈即有望,望感可以望感望,知其根本,亦可知其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