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一看,果真是蓋著太皇太后寶璽的懿旨。
舒大人看看攝政王的臉色,低聲道“太皇太后最放不下的便是王爺的婚事,王爺尚未回京之前,太皇太后便時不時召臣等測算適合大婚的日子。”
攝政王的庚帖也不是剛剛才送到欽天監的,只是那時候連個王妃人選都沒有,又能算出個什么來呢他們欽天監也只負責算合適的日子,又不是神棍,也算不出來王爺什么時候能有王妃啊。
因此每次也只能勸慰太皇太后,王爺英明神武何愁沒有王妃作伴
所謂沖喜,別說謝衍和駱君搖不信,身為欽天監監正的舒大人也不信。
這不過是太皇太后想要讓王爺在她薨逝前成婚的借口罷了。
倒是旁邊的明光大師開口道“王爺,沖喜之法也未必就不可行。”
謝衍抬眼看著明光大師,駱君搖也有些不可置信地瞪著他。
早就知道這和尚不是個正經和尚,他竟然還想忽悠自己的親外甥
明光大師心中十分無奈,面上卻一派肅然,“貧僧這么說倒并非什么鬼神玄說,只是太皇太后一向最擔心王爺的婚事,若是能看到王爺大婚或許精神也會好一些。又或者大婚之后,太皇太后還盼著楚王府的小世子呢。”
若是平時駱君搖定要吐槽這和尚不正經,此時卻沒這個心思了。
連看著孫兒長大親政這樣的信念都沒辦法讓太皇太后撐下去,更何況是什么楚王府小世子呢
謝衍揉了揉眉心,道“此事容后再議,舒大人和明光大師的意思本王知道。”
舒大人也知道這個時候不適合再說什么,他只負責將太皇太后的意思傳達到,至于要怎么做就是攝政王自己的選擇了。
舒大人和明光大師都不再多說什么,果斷告退了。
送走了這兩人,黃公公從寢殿里走了出來,“王爺,駱姑娘。”
謝衍點點頭,“黃公,辛苦你了。”
黃公公連忙道“王爺言重了,都是老奴分內的事情,哪里說得上辛苦”
謝衍道“伯母這里還要勞煩黃公多費心。”
黃公公低聲應了,猶豫了一下方才道“方才舒大人和明光大師的話老奴也聽到了,請王爺恕老奴多嘴。太皇太后最放不下的事情有三,一是陛下,二是大長公主,三便是王爺了。太皇太后常說,陛下和大長公主有王爺照顧,她也并無多少擔憂,唯獨王爺皇家將所有的擔子都押到了王爺身上,卻不知道王爺有誰來照顧”
黃公公跟著太皇太后大半生,只怕沒有人比他更清楚太皇太后的心思。
太皇太后為什么那么積極撮合攝政王和駱家姑娘的婚事除了信任攝政王和駱大將軍的品行,也是希望駱家能替攝政王分擔幾分壓力。
當年高祖和太皇太后一時心軟將侄兒進入宮中撫養,當時只是覺得畢竟是親侄兒希望讓這孩子能過得好一些。將來若是成才自然可成為先帝的臂膀,卻也沒有指望他當真就要如何建功立業。
想來高祖在世時也從未想過,有朝一日整個大盛和皇室的未來都要由這個侄兒來承擔。
當年他們一時的憐惜或許對整個大盛來說是一樁幸事,但是對攝政王來說卻太過沉重了。
謝衍將駱君搖纖細的素手握得更緊了幾分,閉了閉眼睛很快又重新睜開,沉聲道“本王知道,黃公不必多言。”
側首看了看身邊的少女,輕聲道“本王如今已經有了可相伴一生的人,伯母不必再擔心了。”
黃公公嘆了口氣,道“沒有親眼看到王爺大婚,太皇太后怎能放心”
宮門快要落鎖的時候謝衍親自將駱君搖送了出去,謝衍正吩咐疊影將駱君搖送回家中,就看到宮門外停著一輛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