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要將整個上雍的安危都交到一個好幾年下落不明的人手上啊。
“大將軍,這是不是有些”寧王站出來,斟酌著道“本王并非不相信大將軍和驍遠侯,但是如此,恐怕難以服眾。”
駱云道“我只是提個建議而已,是否采用自然還是攝政王的意思。”
你根本連這個建議都不該提
可惜駱云提都提了,誰也不能將他的話再重新塞回去。于是眾人都只能看向謝衍,在心里期盼著攝政王殿下能駁回這個離譜的建議。
大殿上,謝衍目光淡淡地掃過眾人,道“本王覺得,定國公所言有理。”
“”眾人無語,看向攝政王殿下的目光也不由多了幾分懷疑。
王爺你到底是真的覺得他言之有理,還是因為他是你岳父才覺得言之有理
駱云哪里不知道這些人在想些什么心中輕哼了一聲。
這哪里是他的建議,分明是謝衍自己的主意。
“請王爺三思。”
“請王爺三思。”
謝衍道“驍遠侯戰功赫赫,當年親赴關外,先后斬殺數名叛臣和蘄族將領。雖然重傷力竭,被迫滯留蘄族數年,卻始終堅守氣節,是為大盛武將典范。如今他脫身歸來,又正當盛年,朝廷若以疑心待他,如何不寒了功臣的心”
一人出列道“但是,王爺聽說驍遠侯斷了一臂,武衛軍統領一職是否過于勉強以臣等之見,喻將軍這些年定然受了不少苦楚,不妨先將身體養好,再說其他”
謝衍輕笑了一聲,道“衛武大將軍即將卸甲,以諸位之見,何人可當此大任”
“這”眾人又有些猶豫起來。
衛武大將軍雖不及定國、鎮國大將軍,卻也是位高權重。因武衛軍鎮守京畿,這個位置就更加重要了。但是如今當年跟隨高祖打天下的老將軍們不是已經去世就是早已經頤養天年,朝廷上下能夠擔此重任的將軍幾乎都是謝衍和駱云麾下。
無論是讓駱云的人接手還是謝衍的人,顯然都不是朝臣們愿意看到的。
并非他們此刻就懷疑謝衍和駱云的忠誠,而是本能的權力平衡或者說是未雨綢繆。
相比之下,喻明秋身為先帝當年的心腹,反倒不算是個難以接受的人選了。
只是人心多變,喻明秋如今還住在攝政王府,誰知道他到底是依然忠于皇室,還是已經倒向了謝衍呢
謝衍也不著急,淡然道“眾位既然無法決定,此事便先放一放。只是重整武衛軍已經開始,衛武大將軍不可一日無人。本王希望半個月內,諸位能給本王一個滿意的人選。”
見謝衍沒有強推喻明秋的意思,眾臣心里倒是暗暗松了口氣,齊聲應是。
對謝衍的言外之意也了然于心,如果半個月內他們推不出來一個滿意的人選,就只能接受攝政王的安排了。
“不知王爺,那崔子郢又該如何處置”阮廷躬身問道。
崔子郢跟宋文越和喻明秋不同,后兩位是前后兩代帝王惦記的功臣,崔家卻因為當年余沉叛變而家破人亡。崔子郢更是失蹤近十年,誰也不知道他當初到底是如何失蹤的,更不知道他這些年在做什么。
謝衍道“崔子郢當年被余沉所俘,這些年一直被關押在蘄族。”
“王爺如何確定,他不是與余沉同謀”有人質疑道。
自然也有人反駁,“當年崔老將軍正是發現余沉有反心,帶兵前去救援力戰而死,崔子郢怎會與余沉同謀”
“誰知道崔遼到底是因何而死再說,即便他與余沉無關,但余沉既是他女婿,又是他養子,更是他一手提拔,余沉叛國,崔家難辭其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