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兩三天,駱君搖每天不是忙著和軍中的工匠配置火藥,就是調教訓練徐成玉和鄭景川兩個。
行軍打仗的事情她自覺懂得不多,也不會去隨便插手。
謝衍似乎并不著急越過鳳嶺山平定青州,這兩天大軍也不見如何動靜,雙方似乎進入了對峙之中。
第四天,大軍終于在休整了將近七八天后第一次正式進攻鳳嶺山。
駱君搖在軍中第一次見到這個時代的炮彈,與前世明清時期的紅夷大炮并沒有本質的區別。
在駱君搖眼里這些武器,笨重、射程近,殺傷范圍也不高,對一個現代人來說幾乎要顛覆對炮這一大殺傷性遠程武器的認知。
但就目前的技術而言,卻又已經屬于非常厲害的大殺器了。
讓駱君搖驚訝的是,這東西并不是出現在我方陣營,而是出現在叛軍的鳳嶺山上。
也不難理解,雖然朝廷也有這種武器,但就這個重量是絕對不可能跟隨大軍這么快就運到青州來的。
原本青州本地駐軍不應該會有這種東西,但既然已經出現了,顯然是曹家不知道從哪兒弄來的。青州本身靠海,又跟瀛洲方家關系密切,能從海外弄到這些東西也不奇怪。
難怪大軍沒有急著攻打鳳嶺山,雖然駱君搖覺得這玩意兒不行,但不妨礙它現在仍然是個大殺器。
鎮國軍麾下直屬謝衍的親衛是以騎兵為主,但鳳嶺山這樣的地方騎兵的優勢顯然是難以發揮。
駱君搖和謝衍策馬在大軍后方觀戰,這場戰事并不是謝衍指揮,他只是靠后壓陣而已。
駱君搖有些好奇地看著前面,問道“胡將軍打算怎么對付山上的大炮”
謝衍道“這種大炮確實很厲害,但用來對付鎮國軍的話,還構不成太大的威脅。”
思索了片刻,謝衍道“攻城防守都算是利器,可惜太過臃腫笨重,目前還無法以此改變戰場勝敗。叛軍也不可能有太多,壯聲勢的意義大于實際。”
駱君搖道“若是將體積縮小,搭載上車輪呢”
謝衍道“那得看縮小又便捷到什么程度,就如同搖搖先前研究的武器,如果真如你所說”
“如河”駱君搖有些好奇謝衍對武器更迭與戰爭之間關系的看法。
謝衍道“或許從此以后,戰爭的方式也會隨時改變。從前的很多經驗就都沒用了。”
“你覺得從前的兵法會沒用嗎”駱君搖道。
謝衍失笑道“怎么會前人的智慧無論何時總會有一些可以學習的地方,只是運用這些的方式或許會發生改變。”
駱君搖道“我不太懂兵法,不過我覺得你說得對。”
古人的兵法人人可看,人人可學,有的人過目即忘,有的人看成了一代名將,有的人青出于藍。
這大概就是人類的參差吧
反正駱君搖自覺自己雖然讀過兵法書,甚至學過軍事指揮,卻依然當不好一個超出八百人的隊伍的指揮。
讓她指揮千軍萬馬,她寧愿去黑暗網絡掏垃圾。
兩人說話間,前方的戰斗已經打響了。
謝衍說得沒錯,那些大炮并沒有對鎮國軍將士造成太大的傷害。
一來鳳嶺山畢竟不可能有太多的炮彈,每一發炮彈之間的時間并不算短,且設計角度和距離也并不是那么容易調節的。看起來這些火炮還不如大盛朝廷的技術先進。
這幾天鎮國軍雖然沒有進攻卻也沒有閑著,顯然還是狠狠地研究過這些火炮的,因此并沒有被那巨大的炮火聲打亂節奏。
駱君搖挑眉道“前兩天徐將軍他們請我做的火藥,是為了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