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室內。
這里空間不大,大概十幾平米。
布置更是簡單,只在地上放了兩個蒲團。
慧法坐在其中一個蒲團上,然后指了指另一個蒲團,道:“坐。”
“謝祖師。”劉琦行禮,然后坐到蒲團上。
慧法道:“我聽印月說,你修成了過去彌陀經?”
“只是入門,不敢言成。”蘇州連忙說道。
陽神仙道層次,分為定神,出殼,夜游,日游,驅物(陰神),顯形,附體,奪舍(鬼仙),雷劫(分為九重),陽神(神仙)。
劉琦目前只是出殼境界。
他這三個月的主要精力都放在練武上了,修仙只是輔助。
這固然是他有印月這位人仙日常指點,習武更有優勢。
但更重要的是,他的仙道資質其實并不好。
讀書人存圣人于心中,治世修身,開天下太平,蕩蕩浩然。
修道人存道祖于心中,開天辟地,演化萬物,至大無窮。
修佛人存佛陀于心中,明白真如,本來面目,萬世剎那顛倒迷離,不能動其本心。
三教法門,無不要求對自身教義領悟透徹,才能修為精進。
此界主角易子,在接觸到過去彌陀經后,立刻修為精進,一日千里。
那是因為他是個已經讀透了書的讀書人。
他對圣人蘊含在典籍中的道理,已經了無通透。
道、法、術、器、
道是核心思想、理念、本質規律。
法就是法律、規章、制度。
術是方法與技巧。
器是工具。
對圣人們的哲學了悟,便是懂了道。
以道為本,去修行法和術,自然是高屋建瓴,事半功倍!
但劉琦不同,他對佛法全然不懂。
能夠過去彌陀經入門,一方面是靠著對原劇情的了解,另一方面則是靠著凈音留下的佛法知識。
但原劇情中,不會對日常修煉描述的太過詳細。
劉琦也不是凈音,他只是獲得了凈音的知識,卻沒有凈音對佛法的理解和感悟。
所以他修仙進度緩慢,以法求道,比起以道統法,終究要差很多。
慧法道:“用來我看。”
“是。”
劉琦不知慧法何意,但不敢違逆,于是點燃一根禪香放在案幾上,然后觀想過去彌陀像,識海中出現金色大佛身影。
“過去之壽……過去之相。永存虛空之中。已是不朽。過去及是無量。任何地神通。都不能改已發生之事。”
劉琦心中存想過去經意,操縱金色大佛步步登高,然后猛然一躍,頓時全身輕松,仿佛驟然脫去禁錮,進入到無邊無際的極樂世界。
“無量光,無量壽!”
一個宏大的聲音響起,使世界都開始震動,無限光明從高空灑下來。
劉琦豁然抬頭,頓時看到在自己神魂上方,一尊龐大不知幾千萬里的金色佛陀正坐在那。
佛陀頭頂日月星辰旋轉,身邊空間中,不時裂開細小的縫隙,一個個小千世界,在不斷的生滅。
一念生世界!
造物主!
這位慧法祖師,竟然是雷劫七重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