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此幻世甚至還發文怒斥某幾家院線故意壓低排片,打壓神話巨制,但并沒有引發大眾的同情。
實話說,就算院線排片公平公正,這部兩億大片還是要撲街。
幻世網突然發現燒錢占市場這個在互聯網行業屢試不爽的招數在電影行業完全不靈光啊。
你砸再多錢都未必打得過人家一兩千萬拍出來的小成本電影。
關鍵就在于一個看似靠譜的項目到一個靠譜的電影成片之間的過程對于幻世網這樣的外來資本來說,根本是個黑箱,你能做的只是把錢放到箱子里,當你打開箱子時出來的是鮮花還是狗屎這是你完全無法掌控的東西,即便出來的是鮮花,能不能受觀眾歡迎,市場買不買賬,又是個玄學。
那有沒有把錢變成鮮花成功率高一點的地方呢?
有。
那就是以幾個大導演為核心與和他們經常合作的穩固班底形成的幾個圈子,他們幾乎壟斷了目前電影行業的優質創作者,他們當然也拍過爛片,但生產的好片也不少,總體來說,是個生產質量相對穩定,就算差也通常不會差到離譜的電影作坊。
而這些圈子都被五大制片廠圍得密不透風,如今的華國電影市場重工業電影都被進口大片壟斷,國產電影往往制作成本不高,就算拍幾部古裝大片,投資也沒有很大,因此即便五大制片廠沒有互聯網新貴有錢,但也不缺拍電影的錢,不會把投資優質創作資源的機會分給外人,就算分擔風險,五家互相撐一把也盡夠了,不會引狼入室,培育別的競爭對手搶食吃。
即便幻世網等互聯網平臺敲開一條縫,把錢送到門口,也只能簽署最低版本的投資協議,電影制作、發行、定檔、排片都沒他們的事,等著電影上映后按投資份額分賬吧!
如果能實打實按照投資份額分賬,幻世等互聯網新貴也不是不能接受。
但是又要說到制片發行院線這一鍋漿糊了。
國內院線分賬比例非常高,2013年的華國院線與制片發行之間的分賬比例是41:59,也就是電影票房除了要先分出一成作為上繳電影基金和納稅之外,剩下的部分院線分六成,再剩下的四成制片和發行還要分。
而大洋彼岸的藍鷹聯邦呢?制片方通常都能拿走五成以上的分賬,對于觀眾期待的大片,制片方甚至能拿走六成。
華國制片廠這么低的分賬比例,五大怎么會一直接受呢?那是因為五大制片廠本身就是集制片與發行為一體的,所以制片與發行的分賬他們都能拿到,同時他們又跟院線糾纏不清,股權互持,甚至干脆就是聯合院線這種制片發行院線一條龍,不管怎么分賬肉都爛在鍋里。
五大能接受,幻世網這種純粹的投資者可就難以接受了,然而對于幻世網來說這只是第一個坑。
第二個坑是分賬款太慢了,華國國內的院線此時正處于高速擴張中,不僅國家層面為了盡快擴容銀幕數量,支持高比例的院線分賬,而且院線自身也因為高速擴張而一再拖延給制片發行方的分賬,甚至有電影上映一年多了,制片方才收到院線打來的分賬款的情況,而五大又因為與院線股權互持,利益攸關,所以也對院線拖延一年半載的分賬較為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