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超出了我們的底線,如果貴公司堅持這個報價的話,這筆交易不可能達成。”
網飛華國分公司成立不久,主要負責廣告業務,畢竟華國很多出口企業都有在歐美打廣告的需求,網飛雖然還無法進入華國,但華國企業海外廣告這塊大蛋糕還是想分一杯羹的。
但網飛華國負責人也想拓展更多的業務,《彗星》讓他看到了機會,正好這部電影成本低廉,未上院線,如果能低價拿到手,上線網飛后取得成功,總部說不定會授予華國公司更大的自主權,甚至改變對華國影視不聞不問的態度,華國公司也能借此擺脫廣告公司的定位限制,如此才能有擴張發展的空間,負責人本身才能有更好的前途啊,否則一個廣告業務分公司的總經理憑什么在網飛這樣的流媒體企業繼續向上走,甚至可能長期釘在這個不動了,這不是形同發配嗎?
但華國分公司能動用購買影視版權的資金上限是100萬美元,如果超過了這個上限,就要報總部,結果是顯然的,肯定不會同意,網飛目前是沒有采買華國影視內容的打算的,這跟華國官方不允許他們進入華國市場有關,而且網飛的主要精力已經開始轉向自制內容了。
……
經過雙方艱難的討價還價,最終還是達成了交易。
88萬美元!
很吉利的數字。
雖然陳景行看起來對這個結果不太滿意,實際上他心里已經樂開花了。
盡管花了近一個下午的時間扯皮,但從65萬美元到88萬美元,多掙了142萬軟妹幣,這也很劃算。
88萬美元按照現行匯率就是545萬元,加上幻世購買國內版權支付的280萬加廣告分賬,《彗星》這個制作成本只有60萬的電影起碼為他帶來了上千萬的回報。
這個投資回報率已經遠超房價了,就算再過十年,京城房價也頂多在目前的基礎上翻兩倍到三倍,這樣的暴利也就只有區塊鏈貨幣能比了。
同時《彗星》帶來的上千萬收益也能支撐夢工廠很長時間的運作了,甚至下一部電影的投資也只需要他再增加一點資金就夠了,就算夢工廠目前還是陳景行的獨資公司,但需要源源不斷的往里注資也讓人高興不起來不是,公司能憑借著電影的收益獨立運轉代表著一個良好的發展趨勢。